听,那声集结号

石榴果26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一位老者站在墓碑前自言自语:团长,咱的任务完成了,我们打得苦啊,打得没有子弹了。每年我来一次给你扫墓。天气不好,我不能说了,不说了。我要回去了,团长,再见。

这特殊的地点,这些特别的言谈,让我们想到,眼前这个老者肯定是扛过枪流过血的老兵。那他究竟完成了什么任务呢?

说来那是1948年冬天的事了,正是淮海战役的时候,解放军的一个团迎面碰到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敌我力量相差太悬殊,要是面对面硬拼,肯定是全军覆没。于是,首长下达了一个命令:派几名战士死守阵地,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集结号响了,他们才能撤退。否则,必须坚守阵地。就是这么个看似简单的命令,引出了今天这个传奇又震撼的故事。电影《集结号》正是取材于这个传奇故事。而那位自言自语的老者,也正是电影《集结号》中主人公谷子地的原型:常孟兰。

当年,常孟兰率领战士舍命坚守阵地几个小时,大部队终于安全转移了。可因为一直没有听到集结号,他手下的战士全都牺牲了。为了告慰生死与共的战友,常孟兰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找当初下命令的连长。为什么?因为他想告诉连长,他们坚守5个小时,完成了任务;他还想问连长:集结号是不是曾经吹响?

回忆往事,常孟兰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

“我们的连长一脸疤,姓何,叫何有海,唐海县人。那天很晚了,他对我说:‘二排长,带你排一个班,掩护全军的安全转移,听吹长号一声撤离。’他就是这样下的命令。待我回头一看,大部队已经沿着团部的方向撤退了。”常孟兰此时很明白,离他越来越远的,不仅仅是大部队,还有活下去的希望!这时候,常孟兰面前就像摆着一枚硬币,一面是生,另一面是死。但作为一名军人,他别无选择。

和电影里描述的基本一样,战士们坚守阵地,接连打退了敌人数次猛烈的进攻。当然,人也越打越少了。战斗进行了几个小时。眼看着战友们就要顶不住了,常孟兰着急了,这集结号怎么还没吹啊?刚接到命令时,常孟兰来不及多想。战斗进行了一半,终于能稍微歇口气的时候,常孟兰开始琢磨了,是大部队遇到麻烦了?还是团长压根就没打算吹号?“一个兵在我跟前,我看他精明,我说你跑出去百来公尺,把帽子摘了,你可不能暴lou哦,专听号音。”常孟兰担心因为战斗太激烈听不见吹号,特意叫一个兵专门听吹号。

敌人马上就要冲上来了,常孟兰领着弟兄们誓死抵抗。身边的兄弟一个一个倒下去了,可是集结号还是没有吹响。转眼间天已经黑了,敌人包围了常孟兰坚守的这个小村子。也多亏了天黑,敌人怕伤着自己人,在混乱中不敢轻易开枪,常孟兰才能够趁黑、趁乱突围。

突围后,常孟兰找遍了整个华北,就是找不到自己的部队。他心里总觉得有个事放不下。啥事儿啊?咱领了命令死守阵地,让部队撤退。可怎么部队就没个回信呢?我这任务算是完成了还是没完成啊?带着一肚子的疑问,常孟兰找了一年多部队,就是没找到。眼看着全国解放了,常孟兰带着遗憾回到了家乡。这一回家不要紧,让他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因为没有退伍证,县里并不承认他是部队上的人。县里面人说:“你当初当兵走了,怎么别人回来都有退伍证,你却没有?你不是逃兵是什么?”

“逃兵?我常孟兰是个逃兵?!我领着弟兄,为了部队转移,死守阵地,怎么成了逃兵了?”常孟兰想不开啊。可是,他又不敢说什么。当时正赶上土改,常孟兰的母亲被划为了富农,本来这成分问题就让一家人抬不起头,再加上一个逃兵的帽子,常孟兰有点受不了了。因为他自己心里清楚,是因为突围后找不到部队,不是自己开小差回家,得找到给自己证实这个情况的人。就这个人,他一直在找,却一直也找不到。

常孟兰后来干脆跑到了北京军区去询问,这一次终于打听到了老部队的消息,但结果却让他失望。原来他当年所在的部队已经入朝作战了,能给他提供证明的人多数都牺牲了。这个结果让常孟兰有点垂头丧气。他甚至都记不清自己是怎么回的家。一路上,他都在骂自己,常孟兰啊,常孟兰,你还找什么啊?跟着你的弟兄们都阵亡了。原来的部队也去抗美援朝了,又有很多战友生死未卜。你失去的那点荣誉,面对的那点困难,和他们比起来还算得了什么呢?就这样,常孟兰回到了家乡。关于集结号这事儿他也没再去找,只是每年清明节的时候,他总要给老战友们祭拜祭拜。

常孟兰的故事打动了很多人。远在福建的作家杨金远也被感动了。他说:这是部队和士兵,领导和士兵的一个承诺,一种诚信的东西。他提起笔,写了一部小说,讲的就是常孟兰老爷子的故事。在小说里,作家把常孟兰化名为谷子地。轰动全国的电影《集结号》就这样诞生了。遗憾的是,就在电影上映的前夕,常孟兰老人去世了。老人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至死也没有找到上级,也不知道这集结号到底是吹了还是没有吹,任务到底完成了没有。

到底吹没吹号呢?这个困扰常孟兰一生的问题,会有答案吗?看过电影的人知道,在冯小刚的电影里,团长为了大部队的安全,没有吹号。可是当年的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是像电影里那样真就没吹号?还是吹了号,常孟兰没听到呢?

答案在电影上映后不久出现了。

听,那声集结号(2)

一位中年人发现电影里的团长似乎说的就是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名叫何有海,正是常孟兰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寻找的连长。他一直生活在辽宁。那个听集结号撤退的命令,的确是何有海下达的。老人家并不避讳谈及往事。当年他下达命令:“你在这掩护我们。掩护部队撤退。没有命令你不能撤退,你不能走。通讯员传过来集结号,你们才能撤退。时间不定。什么时候告诉你,你什么时候撤退。”

“我给他留的人并不多,也就是六七个人。没多少人,那时一共才几个人。武器也少,就是几条****。一个班就两三条****,也没别的。要子弹没子弹,要枪没枪,要人也没多少。给他一个小炮就够意思了。”

老人还承认:确实没吹集结号。“吹号怕暴lou目标。一吹号,国民党军队也会听到。那就等于告诉他们我们在什么地方,那可不行啊!”

原来,常孟兰苦苦等待的那声集结号真的没有吹响。

对于是否吹号,杨金远的猜测竟然和历史吻合。并非作家能掐会算,而是他的确亲身经历过类似集结号的军事行动。正是这次刻骨铭心的行动,让作家杨金远真正体会到战争的含义。当时,杨金远是东海舰队的一名机枪手,这天,部队突然接到命令上船出发。电话不能打,信不能寄,任何人都不能接触。军舰马上就离开码头了,离开码头之后去干什么都不知道。部队跟地方不一样,士兵要高度服从命令,而且需要你牺牲的时候,你就得牺牲,不考虑任何代价的。“所以,对于常孟兰来说,他们是为了全局,为整体胜利付出的代价,但作为牺牲的人,他们是委屈的,起码该给他们个说法的。不能以答应了吹号却不吹号,来解读他们几个人的牺牲,我觉得对生命还是要尊重。”作家杨金远是这样解读《集结号》的。

不考虑任何代价,只要能实现目的,这就是残酷的战争。那么,在集结号的那场战斗中,连长何有海难道真的早就想好要舍弃常孟兰这些阻击战士吗?当然不是。主要是因为当时形势太严峻了。何有海所在的部队面对的是国民党最精锐的傅作义部队。想摆拖傅作义的纠缠,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大部队始终受到威胁,连长何有海无奈之下,只能撇下常孟兰,快速转移。时至今日,何有海提起常孟兰还是记忆犹新。“他是个好兵,平时好,听话,打仗勇敢。那不是好兵吗?我俩关系特别好,像亲兄弟一样。”

一起同生共死的人。感情当然差不了。不过,集结号那一战过后,两个人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何有海继续带兵打仗,或许来不及回想这段让他内疚的经历。可对于常孟兰来说,这段往事却让他久久不能释怀。常孟兰其实是憋着一口气,他要告诉何有海,弟兄们的任务完成了,咱们整整守住阵地五个小时,大部队活下来了。常孟兰跟家里孩子说过,丢了英雄的荣誉没什么,当年跟我打阻击的弟兄们连命都丢了,我这点荣誉不算啥。丢了英雄的待遇,我也认了。可是,你不能说我常孟兰是一个逃兵。

其实,常孟兰身上还有着更传奇的经历呢。这个军中传奇,甚至远远超出了《集结号》这部电影所展现的。

常孟兰在寻找组织的过程中,曾经听人说起他当年的部队现在可能到东北了,于是老人直奔东北,最后找到了驻扎在辽宁本溪的一支部队。为了证明自己,老人跟部队说起了当年自己参加的淮海战役。他告诉部队领导:“当年我们排集体立了功。我是二排的排长,我记得挺准。给我发的(照片)我记得,一个是‘云盘山下显英雄’,一个是‘爱民模范’。”

当时有一个小兵说:“我见过这张照片。离这里60里地有一个炮兵团的团长。我给他当过警卫员,他爱收集过去战争年代的小照片。”常孟兰赶紧找到了那位团长,这可是这个老兵证明自己最好的证据啊。两人见面后,团长说:“您别急,这个照片的确在我这儿,但您得能说出来这照片有什么来历。”常孟兰说:“不用问,当初我的脖子上还扎着一个毛巾,我都不用看你的照片,当时我穿一身国民党军服,脖子上还扎了一个白毛巾。那个扎白毛巾的就是我。”

这就是那张老照片,当时登在《晋察冀日报》上,左边这位系着白毛巾的,就是战斗英雄常孟兰。照片的名字叫《云盘山下显英雄》,现在听来没什么特别。可在当年,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奇迹。当时,国民党部队为了守住阵地,调用飞机轰炸解放军。部队损失惨重,就在敌人飞机俯冲轰炸的时候,常孟兰跳出战壕,冲天就是一梭子。几秒钟后,飞机冒起了滚滚黑烟,竟然被击落了。被常孟兰击落的这架飞机,现在就在北京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这是解放军击落的第一架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机。只可惜,这一切得到证明的时候,常孟兰已经71岁了。但是老爷子自己最大的心愿并不是证明当年的荣誉,而是找到老连长何有海,告诉他,咱们的任务完成了。但是就算是找到了老连长,老连长对于他们的处境也无能为力:“得不到啊,他们不但得不到勋章,啥也得不到。说这话都掉泪啊。想到失去的战友,难过啊。这事在部队讲起来,并不少。”

常孟兰如今已经病逝。何有海目前生活在鞍山的一处干休所。

那声集结号是否真的吹响过,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同生共死的战友、兄弟,依然互相牵挂、惦记……

这是不朽的荣誉和回忆……

故事到这就算讲完了,这是发生在淮海战役时的故事。毛主席曾经评价,淮海战役是一锅夹生饭。夹生是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为了打赢淮海战役,我们的两大野战军一共伤亡了13万人,可是被追认为烈士,有名可查的只有两万多人。也就是说,在这段历史背后,像常孟兰这种无名英雄还有很多。他们没有墓碑,没有鲜花,但他们却留下了一个庄严神圣的名字,烈士。对他们,我们不一定时时想起,但绝不能彻底忘记……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