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西安城街巷命名的一些特点

石榴果30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明清时期西安城尽管早已不作为首都,但仍是西北重镇,因此这一时期西安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它肇基于隋代大兴城和唐代长安城的皇城。唐末佑国军节度使韩建放弃原长安城的外郭城与宫城,仅以皇城为基础改筑新城。明初重建西安城,以唐末韩建所筑新城为基础,西、南两面仍依原城位置,东、北两面墙垣各向外延伸约三分之一。清代沿用明代西安城,城垣范围与形制因袭明代之旧。明清西安城市的发展,从城内街巷名称就可体现出来。街巷名称丰富多样,比五代至元代有了很大扩充,其中许多都沿用至今。根据街巷名产生的原因,其命名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因明清西安府城而产生的街巷名

1.因西安城城门及与钟楼位置而得名

明清时期,有不少街巷是以西安城的城门以及与钟楼的位置而命名。如:东门大街、西门大街、南门大街、北门大街,是指从钟楼至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之间的大街,今简称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

2.因郭城位置而命名的街巷

明代修西安城时,在其东、西、南、北四城门外又各修筑了郭城,亦称关城,以守护城门。因郭城位置而命名的街巷有:东郭西大街,还有东郭中大街、东郭东大街,这几条大街街址在今西安东关正街。东郭南大街,位于东郭城南部,街址在今西安东关南街。此外还有东郭新郭门街、南郭正街、西郭正街、北郭正街等。

3.因秦王府城及满城位置而产生的街巷名

由明秦王府及清满城而产生的街巷名有:端履门大街,因直对明秦王府外城正南门灵星门与内城正南门端礼门,地方官员进入王府前到此必先端履整衣,故名。顺城巷,因其沿顺于清代西安满城南城墙外而得名。西华门大街,以在满城西华门内而得名。新城门大街,东西横街,因西起满城西面偏北门新城门而得名。

二、因处于什字交汇口而命名的街巷

明清时期西安城不少街巷的名称因为十字交汇处而得名。如:羊市什字,五味什字,桑柳巷什字、四甲巷什字、撞倒墙什字、夏家什字、柴家什字、麦营什字等等。

三、因民宅聚居以及达官贵人宅第而产生的街巷名

此类街巷名在明清西安城时极多,如:戴家巷、白家巷、八家巷、周家巷、二十家巷、铁家巷、马家巷、六十家巷、王家巷、曹家巷、陈家巷、孟家巷、管家巷、康家巷、蔡家巷等等。

四、因行政官署及驿站而命名的街巷

作为西北重镇,明清时期的西安城内也有相当多官署、驿站的驻地,因此不少街巷的名称得名于此。如:东厅门,明代至清代,因此街设有西安府清军厅同知署,又因其在府城东城地区,故得名东厅门。县坡巷,位于东门大街中段南侧,明清时咸宁县署在此巷北,以巷东侧有坡,故名。库巷,位于府城北门大街中段路东,以巷西设有马价库得名。南、北都统巷,因清代时巷内有驻防八旗长官都统衙门官署,故名。右翼巷,以巷内有清代驻防八旗军右翼署而得名。驿马巷,明代时此巷为南面京兆驿的驿马饲养地,故名。红旗什字,位于府城东北隅大差市北街与新城门大街东段什字街交叉口处,由于此处为清代八旗驻防军红旗汛地,故取名为红旗什字。南院门大街,位于府城西门大街中段路南,因街北有总督署,与鼓楼北巡抚署“北院”相对,俗称“南院”,因以为街名,今简称南院门。火药局巷,位于府城西南隅甜水井横街之西,清代时此巷因设有西火药局而得名,今仍沿称。所巷,位于府城钟楼西北隅,此巷因在元代行省理问所及明清陕西布政使司理问所处而得名,今仍沿称。粮道巷,因巷北有督粮道署而得名。古京兆巷,此巷以地处长安县领京兆里(坊)而得名。举院门,因北临明清西安府贡院俗称举院正门而得名。

五、因教育机构所在位置命名的街巷

明清时期,西安城内教育机构组织也有多处,有府学、县学、书院等,一些街巷的名称因此而得名。如:书院门大街,府学巷,咸宁学巷,长安学巷,社学巷;还有三学街,位于府城南门内东侧,因此街北临府学巷、咸宁学巷、长安学巷,三学并依,故此得名,今仍沿称。

六、因寺庙道观等宗教因素而产生的街巷名

明清时期西安城内寺庙道观众多,以此而得名的街巷也有很多。如:黄龙寺巷、卧龙寺巷、兴隆巷、帝君庙巷、三官庙巷、太子庙巷、开福寺巷、慈福巷、湘子庙街、庙巷、太阳庙门、土地庙什字、报恩寺街、八卦巷、雷神庙街、火神庙巷、甘露巷、迎祥观巷、协天庙巷等等。

七、因社会经济因素而产生的街巷名

明清西安城内有各种物资生产与交易集散地,许多街巷因此而得名。如:东、西木头市,明清时期这里因为是府城木头市、枋板市而得名。印花园,相传明清时期此巷以多印染花布而得名。骡马市大街,因此街为骡马交易市,故名。东羊市,明清时这里为羊交易市场,因与西羊市对称,故名东羊市。案板街,此街因出售案板得名。大菜市,亦称大差市,明清时为蔬菜交易市场,清代并向满城提供差役,故名。竹笆市,明清时,这里商市集中,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书店、金店等,而以竹笆市最具规模和有名,故名。盐店街,据传街因设有官盐店而得名。五味什字,元明清时,因这里药店集中,遂以中药之甘、辛、酸、苦、咸五味而得名五味什字。糖坊巷,相传此街因有糖坊而得名。麦营什字,以多经营麦草店铺而得名。大皮院,以街上多经营皮业而得名。小皮院巷,因以多经营皮业而巷道又窄小于大皮院街而得名。炮房街,相传明代此街因多开纸炮作坊而得名。面王巷,据传此巷有王姓人开设面坊而得名。粉巷,明末清初,因此街面粉作坊较多,故名。

八、因少数民族因素而产生的街巷名

明清时期西安城内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多呈聚居形式。因此而有了回回巷,一说位于府城东南隅小庙巷次南,此巷为回民聚居区而得名;一说位于西郭城正街中段路南,东西巷,在八家巷之西,因回民聚居而得名,今称南小巷。

九、因历史典故及民间传说而产生的街巷名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