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都有女王情结

石榴果28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许多国家虽然文化差异巨大,地域相隔遥远,却或多或少、或迟或早地有过女王情结。

《圣经》中和所罗门王有过长篇对话的示巴女王来自今天的埃塞俄比亚一带,古埃及也曾诞生过许多著名女王,而非洲安哥拉恩东果女王恩津加更是大名远扬。

在欧洲,英格兰、苏格兰和西班牙等地也先后诞生过众多女王,其中不乏名声显赫者,如有“血腥女王”之称的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为“日不落帝国”的诞生和壮大殚精竭虑的维多利亚女王和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以及为统一西班牙立下丰功伟绩、并热情资助哥伦布航海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一世等,其所作所为并不亚于男性君主,生前死后所获得的记载、歌颂,更远非一般男性君王所能比拟。即使在当时被认为封建、落后的俄罗斯也涌现过叶卡捷琳娜一世、二世等在青史上留下响亮姓名的女沙皇。

在亚洲,同样出现过不少女帝王。日本历史上曾有过著名的邪马台国,世系均为女王;朝鲜历史上的前三国时代,新罗国也曾先后出现过善德、真德、真圣三位女王;在南亚的印度半岛众多土邦王国中也不乏女王;甚至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国也出现过女皇:建立大周的武则天以及“文佳皇帝”、浙江起义首领陈硕真。

虽然以上诸人都为女王,但其成因还是有所不同的。

示巴、邪马台等国的女王实际上是一种母系社会的遗存,如邪马台王国实行双王制,女王主政居上位,男王主军居下位。一般丽言,这类女王产生于国家的早期形态中。

埃及出现众多女王则源自该国王室独特的姐弟婚俗,同胞姐弟结为夫妇,同为国王,共同秉政,如克娄巴特拉七世就先后做过两位弟弟国王——托勒密十三世和十四世的妻子。这种血缘婚在许多国家都出现过,如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女天皇,就是哥哥敏达天皇的妃子。这种现象源于这些王族自恃血统高贵,不愿俯就臣下的求婚,但血缘婚往往导致悲剧,埃及众多的宫廷血案有不少都与此有关。

而较常见的情况则是男性绝嗣,皇族又不愿将王位交给远亲或外人,只得传给女儿。但由于女王嫁人就将面临“国家易姓”,因此往往会出现尴尬或棘手的现象,如口、韩的几位女天皇死后均不能由子女承嗣;欧洲女王或如伊丽莎白一世、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一样索性终身不嫁,或如英玛丽一世女王嫁给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嫁给阿拉贡王子斐迪南那样,搞一场轰轰烈烈的跨国王室联姻。

在东方,由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论日本或新罗,认为女王即位是权宜之计、帝系传承终究应回到男性轨道者是大多数,许多女王对此也并不讳言。由于家天下的观念,女性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位是被认可的,在女皇数量极少的中国,五代十国杨吴宣王杨隆演病重,权臣徐温曾说:“即使无男,有女也当立杨氏后。”虽然最后仍拥立了男嗣,但也说明倘迫不得已,立女为嗣也不为失当。

只有极少数的女王是通过宫廷政变等流血手段夺权的,如武则天和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一世。和男性夺位不同,夺位的女王通常和被夺位者沾亲带故,如武则天是被赶下台的李贤的生母,而叶卡捷琳娜一世是沙皇彼得一世的妻子,丈犬死后被禁卫军拥戴成为女沙皇。

由于骑士文化的根深蒂固,在欧洲各国,女王往往受到骑士阶层的推崇和骑士文学的歌颂,而且这种推崇和歌颂是双重的,既歌颂她们作为君主的成就和威仪,更歌颂她们作为女性的风采和魅力。两相比较,毋宁说后者在女王情结中所占比重更大。

和欧洲不同,东亚文化中的女性地位较低,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日本、新罗历史上的女王虽受尊重,但颂及的仅为其作为君主的一面,在中国,对武则天的评价一直颇受争议,最终乾陵前只得立一块无字碑,但非议她的焦点除了严刑峻法,大多却集中在她的私生活层面上。

正因为东西方女王情结如此不同,所以在东亚,虽然出现过不少描写上层女性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源氏物语》等,但正面称颂女君王的却不多,在儒家思想盛行的中国更是如此。厚厚的二十五史竟独无《武周史》不说,稗官野史、笔记小说里,勉强算是正面为女皇抹上几笔的,怕也只有《隋唐演义》、《镜花缘》等屈指可数的几本。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