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身茶叶岭
菱江镇有座茶叶岭,岭上有座茶叶亭,是采茶人歇脚的地方。民国初年,这里来了对母子,借茶叶亭一角安了身。他们天天捡来柴草为采茶人烧水热冷饭,还自采草药为大家看病,很得当地茶农好感。没几年工夫,儿子小松就从儿童长成少年。
这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小松母子正在纳凉,一个中年和尚跌跌撞撞爬上岭,还没到亭子门口,就喘着粗气跌倒了,娘俩连忙把和尚抬进亭子,将解暑驱痧的草药灌进他嘴里,不一会,和尚慢慢喘过气来,小松娘又让他喝了一碗米粥。和尚定定地看了母子俩好一会,说是要去东岳庙。
东岳庙在茶叶岭东面,庙旁有五间抛尸房,镇上人也叫那里为五间头,是菱江镇商会所建。因为菱江镇是个热闹的商埠,往来客商极多,那年月出门在外丧命异乡是常有的事,凡是死在镇上无人收尸的外乡人,商会就施舍一具薄板棺材,放进抛尸房。东岳庙原先比较热闹,现在兵荒马乱的,庙内总是冷冷清清,阴气沉沉。
第二天一大早,小松娘正在烧茶,小松就到东岳庙去看那个和尚了,但不一会他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说:“那个和尚在五间头翻死尸!”
五间头的死尸年年有放进去,却从不见有抬出来,反正是烂了的棺材上再放棺材,没人知道里面有多少死尸。小松娘急急地跟着儿子去了那里,果然听见五间头里传出木鱼声和诵经声。小松娘好生奇怪,五间头里堆满腐尸,臭气熏天,在那里念经,不熏死也会熏出病来的。这样想着,她忍不住叫了起来:“师傅!不能在里面念经啊!”
过了好一会儿,那和尚才从里面走出来,鼻孔里插着两根长长的草,见了小松母子,他双手合十行了个礼:“感谢施主提醒,小僧自有解法。”说完晃了晃鼻孔里的草,又进了五间头。不一会,木鱼声和诵经声又传了出来。小松娘的心动了几动,让小松留在那里,看着和尚的行踪。
五间头怪事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小松急匆匆跑回来,对母亲说:“不……不好了,那个和尚不好了!”小松娘连忙跟着小松来到庙里,只见和尚脸色发紫躺在地上,边上炭炉上搁着的锅内滚动着黑色汁液,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小松说:“他让我把他吊到炉子上头去,要脚朝上头朝下,我吊不动才叫你来帮忙的。”于是,母子俩把和尚吊了起来。刚一吊好,和尚就贪婪地吸着炉子上冒出来的药气,一会儿,和尚“哇”地吐出一大口淤血,发紫的脸色渐渐变红。这时,他才有气无力地说:“放,放我下来!”下来后又说:“把药倒出来,让我喝下去。”母子俩又一阵手忙脚乱,让和尚喝下了药。药一下肚,和尚就睡了过去。
忙过之后,小松娘才问小松是怎么回事。小松说:“我对他鼻子里插的草感兴趣,就与他套近乎,帮他烧火做饭,后来他告诉我鼻子里插的是防秽草,他让我也插上防秽草进了五间头。今天早上,他又一个人进了五间头,刚才我去找他,他从五间头跌跌撞撞跑出来,鼻子上没了防秽草。他一出来就忙着弄药,找出绳子要我把他吊起来……”小松娘这才明白,和尚是在五间头里失落了防秽草才中的尸毒,要不是他有药,吐出那口恶血,那是必死无疑的。
和尚又过了阵才醒来,吐出一口长气,说:“多谢你们救了我,无以为报,我想把一身医术传给小松。让小松每天来跟我学医吧。”小松娘喜出望外,连忙替小松谢了和尚。
第二天,小松娘悄悄来到东岳庙,远远地看到和尚在五间头门口摆开尸骨架,看得认真、仔细。小松娘大吃一惊,一下子明白了和尚的意图。
小松娘出身骨科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略懂医道,她之所以沦落于此,一是由于家庭突遭变故,二是心里还有个天大的秘密。她知道凡是骨科医家都在寻找灵药,而最好的骨科灵药是两种人骨,一叫朱砂骨,一叫连环骨。长有这两种骨的人世上极少,但长着这两种骨相的人一辈子不会骨折,就算摔断了也能不治自愈。而这两种骨相中,朱砂骨的人又好找些,因为长朱砂骨的人身体特重,活着就可以看出。难找的是连环骨,一直要到死尸腐烂后,拎起他的尸骨看是不是连成一串才知道。而连环骨的药效比朱砂骨更好,据说只要有了连环骨,连头断了都能接上。看来,这个和尚超度亡灵是假,来五间头找连环骨是真。
当天晚上,小松娘就对小松说:“从今往后,你要多长个心眼,注意这和尚的一举一动。”
小松问为什么,小松娘说:“现在你不用问,以后会知道的。”
这以后,小松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娘竟开始偷偷练武,有时在天亮之前,有时在月升之后,一会儿拳打脚踢,一会儿攀岩过涧……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