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发迹

石榴果31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阿道夫·希特勒,德国法西斯纳粹党头目,德意志第三帝国之首脑,政府总理和最高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德奥边境奥地利一侧的布劳瑙镇,希特勒出生了,他的父亲曾是鞋匠和海关职员。

希特勒小时候喜欢画画,曾经幻想当一名画家。由于各科成绩太差,他没毕业就退学了。18岁时,他到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但因成绩不理想未被录取。

父母双亡后,希特勒流浪到维也纳成了维也纳的一道“风景”,他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大衣,头戴一顶油腻发光的黑呢帽,一头乱发如杂草丛生。人们经常看到他急匆匆地走向施粥站去乞讨食物,或者坐在街头卖画糊口。

这时,希特勒已经热衷于政治了。当时他对哈布斯堡王朝和它所统治的多民族奥匈帝国境内所有非日耳曼民族已经有了强烈的憎恨。对于凡是日耳曼的一切,都有着强烈的热爱。他成了一个至死不改的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

在维也纳的穷客栈、施粥站、街头巷尾的听众面前,希特勒开始有意无意地练习他的讲演术了。他的演讲才能,对他后来取得的一次次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

希特勒在维也纳的经历中,还有一方面的问题是犹太人问题。在阅读中,他看了大量的反犹太书籍,从而增加了他的种族偏见和对犹太人的仇恨。他说,他发现这一“上帝造民”的道德污点,任何放荡淫秽的事情,诸如卖淫和贩卖妇女,大部分是犹太人干的。

希特勒后来回忆道:“当第一次我认识到犹太人是在这个大城市中的渣滓堆里进行这种令人恶心的罪恶交易的心肠冷酷、恬不知耻、孜孜为利的主使者的时候,我不免感到一阵寒噤。”“慢慢地,我开始憎恨他们……对我来说,这是我曾经不得不经历的精神上最大震荡的时刻。我不再是个优柔寡断的世界主义者,而成了一个反犹太主义者。”

1913年5月,对德意志民族充满着狂热情绪的希特勒,离开维也纳移居慕尼黑,他想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追求。此时,他仍没有正常职业,继续靠卖画为生。这段时间,他常常闭门谢客,一头扎进从图书馆借来的一大堆政治书籍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早就倾心于日耳曼民族主义的希特勒欣喜若狂。他志愿加入巴伐利亚步兵团,在西线呆了四年。战后,他已经成为慕尼黑陆军政治部的一名侦探。

1929年9月的一天,希特勒奉陆军的指派,去调查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集会。

在这次只有25人的集会上,希特勒发表了建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民族主义的德国的主张。他富于煽动力的演说和出色的组织能力引起了众人的重视。

第二天,希特勒收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被接受参加“德国工人党”,邀请他出席会议。好奇心驱使希特勒去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希特勒成了“德国工人党”的党员,并很快成为这个党委员会的第七名委员,负责宣传工作。此时,他在维也纳锻炼的那巧舌如簧的口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1920年2月,希特勒在德国工人党会议上别有用心地提出《二十五点纲领》,提出所谓“社会主义”、“取消地租”等用来欺骗百姓的口号,又将党的名称改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按德文音译为“纳粹”。

1921年,希特勒宣布了“领袖原则”,当上纳粹党的“元首”。他把一批退伍军人组织成身穿褐色衬衫的“冲锋队”,实际上就是他对付政敌的凶恶打手。

希特勒做了纳粹党的“元首”之后,设计了一面引人注目的党徽;红底白圆心,中间嵌个黑字。他对自己的杰作甚为满意,洋洋自得地问手下,“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设计吗?”

手下个个头摇得像波浪鼓似的,他笑着说:“告诉你们,红色象征着我们这个运动的伟大社会意义,白色则是我们民族主义思想的代表,‘卐’字则象征争取斗争胜利的使命。”从此这个标记便成了纳粹党和纳粹德国的恐怖的标志。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领一群纳粹冲锋队员包围了慕尼黑一家名叫格勃劳凯勒的大啤酒馆。酒馆里有3000多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听巴伐利亚邦的官员卡尔讲述施政的纲领。

希特勒跳上讲台,大声叫道:“全国革命开始了!政府已被推翻,我们的军队正向市内开进!临时政府已经成立!”这是希特勒为了夺取政权编造的谎言。他准备采用暴力手段,先夺取巴伐利亚邦政权,继而向柏林进军,推翻中央政府,夺取全国政权。

接着,他把卡尔和另外两名官员押到一间小屋里,要求他们与他合作组成新政府。正在这时,德国军队中很有名气的鲁登道夫将军应邀来到啤酒馆。在他的劝说下,三位官员居然同意和希特勒合作了。希特勒欣喜若狂,他率领众人冲上讲台,高喊效忠新政府。

过了一会儿,三位官员趁乱逃走了,谎言不揭自破。希特勒气得暴跳如雷,他只好孤注一掷地率领他的3000多名冲锋队员,冲向市政府。市政府早有准备,很快将暴动镇压下去,希特勒和政变头目被捕,希特勒被判处五年徒刑。

希特勒的啤酒馆政变失败了,但希特勒却成了全国性的新闻人物,他宣扬的反动思想传散开来。

希特勒在狱中不思悔改,大肆宣扬民族优劣论,叫嚣要对外扩张,以求得“生存空间”等。并口授秘书,写下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为了早日实施自己远大抱负,他不得在表面上向巴伐利亚政府“臣服”,表示以后一定安分守己。

巴伐利亚司法部长见希特勒如此心悦诚服地“忏悔”,放心地说道:“这头野兽已被制伏了,我们现在不怕放松铁链了。”这样,在狱里不到一年的希特勒又重获自由。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德国工人斗争高潮迭起,内外交困的资产阶级感到建立在议会制度上的软弱政府已经毫无作用了,他们迫切希望建立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政权,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夺取殖民地。

出狱后的希特勒吸取了政变失败的教训,决定通过宪法手段来夺取政权。他开始了竞选活动,到全国各地演说,向人民许下种种美好的谎言,大谈人民的苦难、民族的仇恨和共和国政府的无能。

处在绝望中的工人、农民、市民和学生被希特勒煽动性的言语蒙蔽了,到1930年,纳粹党徒猛增到38万人。1932年,纳粹党在大选中获得230个席位,成为德国第一大党。纳粹党的冲锋队员有10多万人,比国防军还庞大。17个工业、银行巨头集体上书总统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让他组阁。

1933年1月30日8点,希特勒这个维也纳街头的流浪汉,在啤酒店发动政变而锒铛入狱的囚徒,驱车来到总理府,接受总统兴登堡授予的总理印章。希特勒上台了,这不仅预示着德国政局的急剧转变,也预示着德国和全世界将陷入灾难的深渊。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