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时候,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神学理论家和著作家——奥古斯丁。奥古斯丁于公元354年11月13日出生在北非塔加斯特城以北6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父亲名叫巴特利亚乌斯,是当地的小神教教徒,以能宽容异教著称。母亲蒙尼卡出生于罗马贵族家庭,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正统派教徒,她的信仰对奥古斯丁有一定影响。
奥古斯丁在少年时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他在启蒙学校里学习拉丁文和算术,并读荷马、维吉尔的作品。12岁时,他被送到塔加斯特城的一所文法学校。后又被送到马都拉城,去攻读文法和雄辩术。16岁时他前往迦太基学习。19岁时他立志攻读哲学。
北非当时有三大宗教:一是摩尼教,也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宗教;二是基督教的多拉图斯派,努米底亚柏柏尔人大多信奉这一教派,但公元313年米兰敕令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曾下令不给这个教派以合法地位;三是基督教正统派,它的实力是三大宗教中最弱的。奥古斯丁选择摩尼教作为自己寻求出路的靠山。
但是在随后的几年中,奥古斯丁逐渐对摩尼教感到失望。4世纪70年代,基督教正统派进一步与罗马政权结合,教会的势力正迅速发展,摩尼教在北非的势力减弱了。这是他与摩尼教疏远的真正原因,在此期间,奥古斯丁又接触了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斯多葛主义的著作。他在迦太基教书不受学生的欢迎,因而于公元383年动身去罗马。
公元387年春天,奥古斯丁接受了权势显赫的米兰大主教安布罗西为他主持的洗礼,投身基督教会,并成为基督教热情的支持者。公元388年他回到家乡,按当时修道院习俗隐居了3年。
然而,在隐居的三年时间里,奥古斯丁并不像一般隐士那样真正地隐居,而是以隐居为掩护,从事种种秘密活动,他和他的朋友结成了一个小的宗教团体,以求扩展势力。同时,他把斗争的矛头指向摩尼教,以向教会献媚。为此,他写了几种论著,出席公开辩论,诋毁摩尼教。
这样,奥古斯丁在教会内开始有了点名气。公元391年,隐居期满,他在希波城拜谒该城主教瓦勒里乌斯,受到赏识,被选为希波教会的神甫,举行了神职人员授职礼,并当上了瓦勒里乌斯的助手。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颁布法令取缔异教,使基督教正统派成为罗马国教。正统教会加紧迫害异教和异端。公元395年,瓦勒里乌斯死去,奥古斯丁升为希波主教,此后一直任职到死。
虽然希波城不是一个重要城市,但是奥古斯丁才华卓越,很快就成为基督教界最受尊敬的领袖之一。他体质孱弱,却在速记员的帮助下写出了大量的宗教著作。他的布道至今尚存的约有500篇,书信200多封。他的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是《论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后一部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自传之一,是他在加多岁时写成的。
奥古斯丁写作《忏悔录》的目的是想通过分析、解剖、暴露、批判自己为目的,把自己标榜为一个热爱真理的人,从而鼓吹宗教狂热,把基督教说成是最符合真理的教派。
《上帝之城》是一部鸿篇巨著,全书共22卷,奥古斯丁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和历史哲学。
奥古斯丁的论著形成了庞大的复杂的体系,但最基本的基础和中心是精神高于物质,上帝高于一切。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上帝主宰一切。上帝给人的启示是人们获得智慧和认识真理的源泉,人类中有一部分人可以得救,他们升入天国是因为上帝的恩惠。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正统派的神学体系的集大成者。在公元5至公元11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神学在西欧基督教会内居于最高权威的地位。他被教会奉称为“圣人”,称作“圣奥斯丁”。直到今天,奥古斯丁的名字还为基督教世界所尊崇。
公元430年5月,日耳曼族汪达尔人,包围了希波城。同年8月28日,76岁高龄的奥古斯丁在被围的希波城内告别了人世。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