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的战术

石榴果28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成为地中海一大强国。其后,罗马便把扩张矛头转向了西地中海的迦太基

迦太基位于今天北非的突尼斯,由腓尼基人移民建成。公元前4世纪,地中海的贸易被希腊人控制着,迦太基人就和罗马人结盟,共同对付希腊人。击败了希腊人后,为了争夺富庶的西西里岛和地中海的霸权,迦太基和罗马反目成仇。双方进行了延续一个多世纪的大战。后世史学家称为“布匿战争”(共进行了三次)。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名将汉尼拔成了令罗马人闻风丧胆的不败战神。

汉尼拔(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83年)是迦太基将领哈米尔卡尔·巴尔卡的儿子。他的童年正处于第一次“布匿战争”时期。他小的时候,父亲就命他在神坊发誓,永远做罗马的敌人。

25岁时,汉尼拔被任命为迦太基驻西班牙军队的最高统帅。他关心士兵疾苦,不贪图醇酒、美色,善于用兵,深得将士爱戴。有人曾这样描写他:“没有一种劳苦可以使他的身体疲乏或精神颓丧。酷暑也好,严寒也好,他一样受得了。无论在骑兵还是步兵里,他总是把其他人远远地抛在后面,第一个投入战斗,交战之后,最后一个退出战场。”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开始征服西班牙东部沿海一带,进攻罗马盟国萨贡杜姆。罗马派使者警告汉尼拔,责问他:“你们究竟要战争,还是要和平?”汉尼拔轻蔑地说:“让罗马人挑选吧!”还痛斥罗马人干涉萨贡杜姆内政。于是公元前218年春,罗马正式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了。

罗马人本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以西西里为基地,派出水陆大军,进攻非洲,直取迦太基;另一路只用小股兵力进军西班牙,钳制汉尼拔的军队,使其不能援助非洲本土。

汉尼拔不愧为杰出的军事家,他以其惊人的胆略,决定到意大利本土作战。他避开强大的罗马海军,选择了翻越阿尔卑斯山,出其不意,攻击罗马的后方。

汉尼拔率领9万名步兵,1.2万骑兵和几十头战象,强渡希伯鲁斯河,击败卡诺尼亚部落,越过比利牛斯山,长途跋涉到阿尔卑斯山下。由于已是9月,山区已经降雪。山高坡陡,气候恶劣,沿途又有土著部落不断侵袭,行军非常艰难。不少马匹和将士滑落山谷,有的在战斗中牺牲。经过33天的艰苦努力,汉尼拔终于征服了阿尔卑斯山,到达意大利北部。此时,汉尼拔只剩下2万名步兵、6000名没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

经过短暂的修整,汉尼拔的大军主动出击。罗马人惊惶失措,以为汉尼拔是从天而降,仓促迎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这一胜利使徘徊观望的高卢人很多转到了汉尼拔的部队。

为打击罗马心脏地区,汉尼拔绕过敌人重兵布防的要塞,悄悄穿越托斯坎纳沼泽。沼泽的毒气,差点熏瞎了汉尼拔的眼睛。但他终于踏上了通向罗马的大路,把罗马大军丢在了深谷。

汉尼拔料定敌军必然追赶,就在特拉西美诺湖畔山谷布下了天罗地网,把罗马4个军团近3万人的队伍引进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峡谷中,不到3小时汉尼拔的军队结束了战斗。罗马损失惨重,执政官战死,1万5千人阵亡,几千人被俘,仅剩6千人冲出重围,逃入附近的一个村庄。汉尼拔的士兵穷追不舍,在缴械留命的条件下罗马士兵全部投降了。汉尼拔区别对待俘虏,命令给罗马士兵全部带上枷锁,立即释放了无罗马公民权的意大利人。

罗马被骁勇善战的汉尼拔吓破了胆,他们甚至不敢与汉尼拔正面交锋。直到公元前216年,双方才在康奈再次展开决战。汉尼拔以4万人对阵8万人,他巧布口袋阵,把罗马军队压缩在一个狭小地带,以6000人的代价,几乎将敌军全部歼灭。罗马一时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罗马的危机使元老院异常震惊和愤怒。他们采取了最危险也最无奈的措施:年满17岁的青年全部征召入伍,并出钱赎买了8000个奴隶。这样,罗马军队再次被武装了起来。新任独裁官费边不与汉尼拔直接交锋,而是伺机打击他的后卫部队,拦截粮草、破坏兵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尼拔孤军深入的弱点逐渐显露出来,兵力和粮食的补给日益困难。不得已民,汉尼拔只好退兵回国。

公元前202年,汉尼拔率军在迦太基的扎玛与罗马军会战。这一仗是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败仗。罗马最终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

公元前196年,汉尼拔出任迦太基最高行政长官。实行了许多重大改革。但这些改革措施遭到贵族寡头们的强烈反抗。他们向罗马政府告密,诬陷汉尼拔准备发动新的反罗马斗争。汉尼拔被迫逃亡在外。

汉尼拔先后到达叙利亚等地,想联合西亚诸国打败罗马。他的努力非但没有结果,反而给罗马进攻亚洲提供了借口。汉尼拔65岁那年的一天,他发觉自己的住所被人包围,想到自己征服世界的美梦终将不会实现,他吞下了随时携带的毒药。

汉尼拔足智多谋、学识渊博。抱着拳拳爱国之心本应做出更辉煌的伟业,但却落个悲惨的结局。只可惜他生不逢时。52年后,罗马人发动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彻底灭亡了迦太基,一个曾在历史上煊煊赫赫的大帝国就这样消失了。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