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7日,已经对中国军队布防等情况了如指掌的日军,突然开始进攻。
日军分成四条线:
东面,是21师团和35师团一部、骑兵第4旅团,约25000余人;西面,是36师团一部和37师团,约25000余人;北面,是41师团和第九旅团,约30000余人,这条线是日军的主攻方向,以中央突破的闪电战术,沿着横垣大道,从横岭关到垣曲猛攻,如果进攻得手,就会将中国军队一分为二;东北面,是33师团和第4旅团,约10000余人。
日军总计10万人。这是日军对中条山的第13次进攻,也是规模空前的进攻。
进攻前,中方军令部修改先前的作战部署,命令各部“以交通线为目标,加紧游击袭敌,妨害敌之攻击准备及兵力集中”。
应该说,这个部署是确实可行的,将日军分割得支离破碎,让日军无法集中,中国军队可以运用地利之便,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但因为临阵换帅,命令没有按时传达下去。
就算命令按时传达下去,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中国军队想要占领的交通要道,已经被日军的空降兵提前占领了。
5月8日,军部命令无法下达,日军占领了交通要道,形势瞬间万变,日军攻击极为凶猛,军令部又将命令改为:“应力保现态势,粉碎敌蚀食中条山企图,诱敌于有利地带,转取攻势,而夹击之。”
有了这道命令,还不如没有这道命令。
如果没有这道命令,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中国军队会下意识地采取守势,削弱日军的进攻锋芒。有了这道命令,中国军队便放弃构筑已久的工事,向后退却,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很快就会赶上,将中国军队予以歼灭。
在中条山战役前和战役初期,何应钦和军令部连下三道命令,三道命令都是用屁股想出来的。先让进攻日军,后让深入敌后,打游击战,再让后退,引诱敌人。
朝令夕改,莫衷一是,军令部都不知道这场仗该怎么办,就在那里瞎指挥。
这种完全脱离实际的命令,只会让军队走上毁灭之路。
大将无能,累死三军。
这时候,中条山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已经乱成一锅粥,有的在抵抗,有的在退却,有的准备深入敌后,有的在逃窜,有的军队收到的还是何应钦的第一道命令,有的收到的是与第一道命令完全相反的第三道命令,是该进攻,还是该撤退,或者是该深入敌后打游击,各部队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听谁的。
缺乏统一指挥,军令前后矛盾,让17万中国军队变成一群待宰的羔羊。
中国士兵的作战,不可谓不勇敢,各个将军不可谓不用命,可是,统帅部的无能,葬送了中条山根据地,也葬送了无数中华大好男儿的性命。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