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是近代中国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从1924年到1949年底,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了23期,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将领。
一、胡宗南差点被淘汰
胡宗南号称“西北王”,是蒋介石最为器重的国民党高级将军之一。
胡宗南从小读书用功,但是喜欢惹事。为了让儿子安分守己地过日子,1924年,胡宗南的父亲逼迫他结婚成家。
胡宗南选择了逃婚。
恰逢此时黄埔军校在上海招生,胡宗南初试合格,再到广州复试。
胡宗南在上海初试时顺利过关,但在广州体检复试,却碰上了麻烦。
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立即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为了挑选优秀的军事人才,教官让报考者排队检查身高。胡宗南身高不足1.6米,一下子就被拎了出来。
胡宗南从小到大没有怕过谁。他一心一意前往广州报考军校,满怀豪情而来,结果因为身高被淘汰,内心一急,不由号啕大哭。
教官对他说:“你个儿太矮,不是当兵的料。”
胡宗南哭哭啼啼地说:“个子矮怎么了?拿破仑的个子也不高,你敢说拿破仑也不是当兵的料吗?现在中国急需人才,你怎么能以个子长短来衡量人呢?”
胡宗南和教官的争吵,恰巧被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听到了。廖仲恺认为胡宗南说的有理,就说:“这位同学,我批准你参加考试。”
胡宗南拿着廖仲恺写给他的一张纸条,顺利参加了文化考试,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的一员。这名教官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差点被淘汰的小个子,日后会成为国民党最著名的战将之一。
二、陈赓在黄埔军校就是胡宗南的克星
陈赓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陈赓和胡宗南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对于胡宗南来说,他这辈子与无数对手过招,最难忘的一位可能就是陈赓了。
陈赓是名爱国青年,他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陈赓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是青年军人联合会成员,而胡宗南则加入了孙文主义学会。这两派经常因为思想和立场的不同发生冲突。
胡宗南虽然天不怕,地不怕,但一碰上陈赓,却怎么也占不了上风。有一天,胡宗南在一次集会上公开与陈赓唱反调,以陈赓为首的同学和以胡宗南为首的同学针锋相对地吵了起来。陈赓一时火起,操起一只板凳追打胡宗南,胡宗南的那派最后狼狈而逃。
陈赓因为救过蒋介石的命,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爱将。但是,陈赓看不惯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最终走上了共产主义救中国的道路,成为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三、于右任写信推荐杜聿明
杜聿明是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一天,杜聿明无意间看到了《新青年》上刊登的黄埔军校招生广告,决定弃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
1924年3月,杜聿明约了许多有志同乡去报考黄埔军校。他们坐车先到北京,然后从北京取道天津,搭乘英轮南下广州。
杜聿明等人到达广州以后,住在陕西会馆。第二天,杜聿明等人就上街打听招生情况。当他们听说已经有1000多个青年报考了黄埔军校时,杜聿明意识到这次报考的难度。为了能够顺利录取,杜聿明决定先给国民党元老、原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先生写信,请求于右任先生推荐,这样就能稳操胜券了。
于右任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又是现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与蒋介石交情深厚。于右任也是杜聿明父亲的同窗好友,他看到杜聿明一表人才,很是爱惜,当即替杜聿明写了一封信,让杜聿明把推荐信直接交给校长蒋介石。蒋介石拿到推荐信,找来负责录取的工作人员当面交代说:“于先生送来的学生理应全部收下!”
从此,黄埔多了一位将军。
四、郑洞国“冒名顶替”进黄埔
郑洞国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过“五四”运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
郑洞国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幼读私塾,17岁入石门中学,在校期间,曾考取湖南陆军讲武学堂,后讲武堂因故停办,返石门完成中学学业。毕业后,他在家乡当了半年小学教师,又考取湖南商业专门学校。郑洞国多次想投笔从戎,但都没有成功。1924年春天,当郑洞国听说黄埔军校招生时,正在长沙商业专门学校读书的郑洞国立刻去找同乡王尔琢商议。没想到,王尔琢已先走一步。郑洞国马上赶往广州报考,可是,等他一路艰辛地赶到广州时,报考军校的日期已经超过了。
这可怎么办呢?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正巧有一位叫黄鳌的湖南老乡,当他听说郑洞国为错过报名日期而心急如焚时,就把自己的名额让给了郑洞国。原来,黄鳌看到报考人太多,为了多一些胜算,他就报了二个名额。他把一个名额让给郑洞国,自己还有一个名额。更巧的是,郑洞国和黄鳌都被录取了,而且真假黄鳌都被编在第二队。在点名出操的时候,假黄鳌终于被发现。区队长把假黄鳌上报给蒋介石,蒋介石弄清原委后,对郑洞国为报效国家而冒名顶替也没有深究,只是把郑洞国的名字改了过来。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