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百姓服饰特点介绍

石榴果30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一部人类服饰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国古代服饰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 切相联。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 文明史丰富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内涵。

中国素享“衣冠王国”之美誉,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大约是在夏商时期初 见端倪,到了周代渐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当时的服饰依据穿着者的身份、地位各有分别。天子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等级制度日益严格。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 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明代皇帝冠饰冕冠

明朝从蒙古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对整顿和恢复礼仪非常重视。废弃了元朝的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重新规定。首先制定皇帝的礼服。明太 祖认为古代五冕之礼太繁,决定“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余不用。”此图为戴冕冠的皇帝。冕,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

明代冠帽

左1图为冕冠,是皇帝穿冕服所戴,前圆后方,前后各十二旒。左2图为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 上,竖于纱帽之后。右图为忠靖冠,是一种官帽,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冠后竖立两翅(当时称“山”),正前上方隆起,以金线压出三梁。三品以上,冠用金线 缘之,四品以下,不许用金。

明代服饰龙袍

此图为织金缎龙袍,是山东邹县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柿蒂膝襕五爪行龙袍,亦称“腰线”或“曳撤”。

明代男子服饰网巾

戴网巾的男子(明崇祯十年刻本《天工开物》插图)。网巾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多以黑色细绳、马尾、棕丝编织而成。网巾的作用,除了约发以外,还是男子成年的标志。一般衬在冠帽之内,也咳直接露在外面。网巾的产生影响大约在洪武初年,其缘起据说与明太祖有关。

明代官吏服饰公服

其制为盘领右衽,袖宽三尺。袍服所用的纹样及颜色,因级别而异: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纹样也不一样,一品用大朵 花,径五寸;二品用小朵花,径三寸;三品用散花,无枝叶,径二寸;四[品五品用小朵花,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用小朵花,径一寸;八品以下,无花纹。以上 服饰,与展脚幞头搭配,多用于重大朝会。

明代士人服饰

戴巾、穿大袖衫的士人(《候朝宗像》)。关于士人服装的具体款式特点为斜大襟、大袖、袖长一律过手、衣长至脚面,穿时腰系丝绦。这种服装与道袍相 似。宋朝时已有此衣式,是一种宽大而长的衣,元代禅僧也服次衣,为一般士人所穿。明初太祖制民庶章服用青布直身即此。后有作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 布袋”,即指此衣。

明代仕女服饰比甲

穿比甲的仕女(《燕寝怡情》图册)。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其样式较后来的马甲要长。据说产生于元代,初为皇帝所服,后才普及于民间,转 而成为一般妇女的服饰。《元史》:“又制一衣,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去领袖,缀以两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从形象资料来看,元代 妇女着比甲的确不太多。直到明代中叶,才形成一种风气,大多也是青年妇女所穿着。明末清初人所作的《燕寝怡情》图中,就有这种样式。

明代妇女服饰

明代妇女下裳多穿裙,穿裤的少见。其中用绸缎裁剪成大小规则的条子,每条都绣以花鸟图案,另在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即为“凤尾裙”。更有用整缎折以细褶的,为“百折裙”。上图为 凤尾裙(传世实物);下图为布制女鞋(出土实物)。

明代妇女的发饰

明代妇女的发饰,虽不如宋代丰富,但也有不少特色。明初女髻变化不大,基本为宋元时的样式。嘉靖以后,变化较多。有“挑心髻”、“桃尖顶髻”、“鹅 胆心髻”、 “堕马髻”、“金玉梅花”、“金绞丝灯笼簪”等等。另还有假髻(又称鬏髻),也是明代妇女的常用的发式,更加丰富了发饰的样式,一般用铁丝织圜,外编以 发,做成一种固定的装饰物,当时称为“鼓”。鼓比原来的发髻大概要高出一半,戴时照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假髻 有“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等各种不同名目,在一些首饰店铺还有出售,直到清初,仍有妇女喜好。左图为梳“堕马髻”的妇女(万历刻 本《十义记》插图);右图为梳假髻的妇女(陈洪绶《仙女图》局部)。

明代皇帝常服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