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姓氏的分布具有地域性。袁义达先生在《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里把中国当代前100个大姓按地区分为12组,即华北东部、华北北部、华北中西部、东北、华东南部、华东北部、西北东部、西南北部、华中东部、华中西部、华南东南部、华南南部。该书还研究了宋、元、明三朝姓氏分布,这为当今姓氏地理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胡阿祥先生的《中古时期郡望郡姓的地理分布》研究了两晋南北朝和唐代的郡望郡姓,也是一篇重要文章。
当代前百位大姓的地理分布格局不是几百年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基础。下面按华北(含东北)、西北、西南、华中、东南(含华东、华南)五个地区叙述,各区按姓氏来源比例定名。
●华北夏、狄混合区
华北是华夏族的发祥地,东北汉族主要是近百年内从华北迁去的,所以和华北实为一区。
春秋时代的齐国,国君开始是姜姓吕氏,齐国大族有国、高、崔、田等,后来田氏篡齐。中古时崔姓郡望有博陵(今河北安平)、清河(今山东临清),所以姜、吕、高、崔、田是华北大姓,近代以来又扩散至东北。春秋时山东有淳于国,后代以淳于为姓,唐朝时为避宪宗李纯的讳,改姓于;《后汉书·东夷传》记载九夷有于夷,汉代东海、琅邪的于姓出名,有于定国、于吉,所以今山东、东北多于姓。鲜卑勿忸于氏等改姓于氏,增加了华北的于姓。孙武、孙膑都是齐国人,中古郡望有乐安、琅邪、太原,今仍集中在华北。
儒家的祖师孔子、孟子都是鲁地人,所以山东多孔、孟二姓。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宋姓源自宋国(今河南商丘),所以宋姓主要分布在华北东部。
三晋是韩、赵、魏,这三姓主要还在华北。韩(今山西河津)、魏(今山西夏县、河南开封)、董(今山西万荣)、贾(今山西临汾)、虢(今河南三门峡市)等小国都是春秋时被晋国吞并的,虢、郭同音,郭由虢来。所以郭、贾等姓主要分布在华北中西部。范氏原为晋国六卿之一,后来逃亡于齐国,在古范县(今山东梁山)繁衍开来。战国末年,韩国上党太守冯亭降赵,冯姓源自韩国冯地(在今河南荥阳)。《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阎也是晋地,阎一直是晋地大姓。张姓源自晋国张城(在今山西临猗),所以战国秦汉之际张姓都在三晋,张仪、张苍、张耳是魏人,张良是韩人,今日张姓仍然主要在华北。李姓也源自三晋,赵有李牧,魏有李悝,中古时期赵地与陇西李氏最贵,但直到李唐之后,李才成为第一大姓,其中包括突厥、契丹、波斯、高丽、回鹘、党项等很多民族。
任氏源自任国(今济宁),中古郡望有乐安、蜀、西河、江夏,乐安郡任氏多数可能是任国后裔,西北任氏可能有其他来源,《史记·秦本纪》有秦人任鄙。
据《元和姓纂》卷五,常氏源自卫国常邑。《汉书》卷七十记载汉初的常惠为太原郡人,唐代郡望有怀州(河内郡)、德州(平原郡),奠定了今日常氏的华北分布基础。
武氏在先秦主要在中原,《史记》有陈(今河南淮阳)人武臣、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武涉,后武臣自立为赵王。山西武氏在唐代又出了武则天,武氏今主要分布在华北。
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卷十,郝氏出自赫胥氏。《后汉书》郝氏人物在上党、太原、云中,辽西乌桓有郝氏,《周书》记载匈奴别种稽胡有郝氏,所以今郝氏主要分布在华北。《晋书·匈奴传》匈奴贵族四姓有乔氏,《晋书》卷九十乔智明为鲜卑前部人,今乔氏主要在华北,这和乔氏中来源于匈奴、鲜卑的一部分有很大关系。据《魏书·官氏志》,匈奴族贺赖、贺兰部改姓贺,使得今贺姓主要分布在华北的西北部。南方的浙东也是贺氏集中区,但这是六朝的会稽贺氏之后,不是北族所改。
除了明确记载外,还有大量塞北民族通过各种方式默默无闻地融入北方汉族多个姓氏,这里无法详述。
●西北戎、夏混合区
西北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和西域交通的门户,大量西域移民来到中国后定居西北。他们以原先的国名或姓氏为姓,来自中亚曹国的姓曹,来自石国的姓石,来自康国的姓康,来自米国的姓米,来自史国的姓史,来自安国的姓安(这六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所以今天中国西北的曹、石、康、米、史、安等姓多是西域移民的后代。还有其他多个民族改姓为上述几姓,比如《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乌石兰氏改石氏,后晋石敬瑭为沙陀族。
唐朝曹姓郡望有谯(今安徽亳州)、高平(今山东微山)、济阳(今河南兰考)、乐安(今山东高青),都在东方。唐朝史姓郡望有临淄、北海(二郡在今临淄、潍坊一带)、京兆(今西安),前二者源自东方的史官,后者可能是西域移民,如开元年间突厥阿史那氏改姓史氏。
中古时期,河东薛氏最出名,河东薛氏出自西南的蜀族(刘淑芬:《北魏时期的河东蜀薛》,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所以今薛氏主要在西北。
秦姓源自秦国,杜姓源自杜地(今西安),马氏无疑来源产马的西北地区,汉代著名的有扶风马氏,这些姓氏仍然以华北为多。
●西南夏、蛮混合区
西南第一大姓是杨,杨姓出自杨国(今山西平阳),为什么主要分布在西南呢?这要从秦国说起。秦灭巴、蜀,迁徙关中、山西的移民去开垦那时还比较蛮荒的四川。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了汉魏时期的西南各郡大姓,我们从来源上可以把这些姓分为四组:(1)来自秦地的白、甘、杜、任、秦等;(2)源自晋地的杨、赵、韩、魏、董、蒲、蔺、冯、马、范、阎、郭、翟、狐、柳、隗、张等;(3)源自楚地的景、邓、陈、谢、何、楚、蔡、黄、吴等;(4)土著姓氏相、雷、爨、镡等。晋系最多,主要因为晋人临近秦国,是最早被秦人征服的外族,且河东人烟稠密,需要移民。
如果说杨姓还是遍布全国的大姓,那么罗、唐、邓、曾则是地道的西南四大姓。罗姓源自罗国(先后在今湖北宜城、枝江、湖南汨罗),唐姓源自唐国(在今湖北随州),邓姓源自邓国(今湖北襄樊),曾姓源自曾国(今湖北随州),这四国在湖北北部,都灭于楚国。这四国在春秋时处于华夏分布区的西南边缘,所以在华夏族从中原向四方扩散后,这四个姓进一步扩散到今西南地区。罗氏、曾氏很早就进入湖南,所以在中南地区也是大姓。《后汉书》卷八十六的板蛮七姓第一是罗,说明罗姓中很早就有蛮族。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