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0年,秦始皇27年。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上,过回中。在渭南开始建造信宫。后更名信宫为极庙。象天机,意思是“天之极”。估计用途是家庙或祭祀。
同年,治驰道。开始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把秦故地和原六国境内的旧道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秦统)(一后,国家的动员力空前强大,驰道得以在几年内迅速建成。
据《汉书》记载,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比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较为著名的驰道有九条,其中有通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今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秦栈道),通今宁夏,甘肃的西方道,通九原郡的直道(秦直道),从今南京到今秦皇岛的滨海道等。
驰道宽50步(合今6.9米)。约隔三丈(合今7米)载一颗树,用来计算道路的里程。驰道两边根据当地情况,种植杨,柳,槐,榆等树。驰道的路基加厚,呈“龟背形”,形成一个缓坡,有利于排水。
驰道的整体设计,路线勘查,科学严谨,施工严格。驰道宽阔平坦,在上面驾车,纵马速度很快。汉代人记录在驰道上驾车半日可以飞驰两百里以上。驰道的施工异常严格,修筑得非常坚固。这些道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距驰道修成600-700年后,很大一部份仍可以维持通行。秦驰道的工程质量令我们今人汗颜。
驰道的修建,不仅有利于武装部队的快速调动,更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相异的差距日益缩小。
可以想象一下,在二千二百年前的秦驰道上,**官车和邮驿往来飞驰,民间商队络绎不绝,景象何等壮观,正可谓“条条大路通咸阳。”
秦驰道应是秦帝国的主要交通框架,类似于今天的国道。在秦道路中,除驰道外,还有五尺道,新道等多种名称,估计应是连接驰道的各省级道路。
秦帝国除发展道路交通外,在水运上也很有建树。秦始皇执政期内曾开凿连接湘江和漓江的灵渠运河。灵渠运河的设计施工者是史禄,官职是郡监御史。史禄是地方检察官,居然设计出灵渠,这一时过二千年仍感觉是惊人创意的工程。史禄站在逝去的历史长河中,显得格外有才。
秦统一后,国家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准确地说是秦人集体的智慧和意志体现。秦始皇和他的高级幕僚们在帝国的建设中,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坚定不移的意志。此后近二千年的历代帝王,在他们所划定的框架内,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秦帝国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燃烧照亮了世界天空,绚烂美丽,其光彩划过天际。公元前三世纪的世界属于中国人。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