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的张\李究竟指谁?

石榴果52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把姓张的人的帽子戴到了姓李的人头上,这叫作“张冠李戴”。为什么非得拿姓张、姓李的人来说事呢?

其实,这个成语出自武则天时的俗语“张公吃酒李公醉”,记载在张鷟(音同拙)的《朝野佥载》一书中:“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是武则天最宠爱的面首,此时。武则天已改国号为周,篡夺了李姓的天下。“张公吃酒李公醉”一语非常刻薄,是讽刺李显无法夺回李姓的天下,酒宴之上,那边厢“二张”饮酒饮得兴高采烈,这边厢李显闷闷不乐,喝着喝着就喝醉了。这才是“张公吃酒李公醉”的真正含义。

相似的说法还有李商隐的诗《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薛王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业,寿王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李瑁。杨玉环本来是寿王妃,被李隆基抢去做了贵妃。唐玄宗在龙池举行盛大的酒宴,薛王没有任何心事,尽欢而回,可是李瑁呢?只能是彻夜不眠。此之谓“薛王沉醉寿王醒”,同“张公吃酒李公醉”如出一辙。

到了后来,又从“张公吃酒李公醉”演化出另外一个俗语:“张公帽儿李公戴。”这句俗语就更刻薄了,此处的“李公”指唐高宗李治,“二张”的帽子戴到了李治头上,不是绿帽子是什么!这才是“张冠李戴”这个成语的真正语源。

到了宋代,从“张冠李戴”的语源又演化出其他相似的谚语,比如“张三有钱不会使,李四会使却无钱”,比如“张三李四”,等等。后来凡是一个成语或者俗语中同时出现张姓和李姓的,几乎都源于“张公吃酒李公醉”。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