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逍遥

石榴果20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舒州太守孙慕白这天刚起来,就觉得胸口有些闷,开始他也不在意,自己弄了几包行气宽中的药来泡茶饮,可过了几天后,胸闷的症状不但没有消失,反而连饭也不想吃。他这才慌了,急忙去请大夫来看,可几付药吃下去,病情仍是没有好转。就在他倍感焦急的时候,一名随从说:“听人说,潜山寺里来了一个行者,用药极灵,好多乡民都进寺去求药。”孙慕白听了,心里一喜,立即叫人备轿,前往潜山寺。行走在山野间,顿觉一阵清爽,似乎病情也好了不少。

寺里的住持一听是太守大人到了,急忙将孙慕白迎进寺里,泡上香茗后,才问太守的来意。孙慕白说了求药的事,住持叹了一口气,说:“大人来的不是时候,他刚到山里采药去了。”

孙慕白急了,就问:“多久才能回?”

住持说:“有时一日,有时三五日,谁也不知道他何时能归啊。”

既然人不在,孙慕白也没有办法,只得等了。住持叫人收拾了一间静室,说:“大人从城里来,路途遥远,来回也不方便,不如就住在寺里等他回来吧。”

孙慕白就在寺里住了下来,与住持聊了一阵,才知道原来这行者是刚到寺里不久的。有一天一名到寺里上香的乡民突然发病,就在大家慌乱的时候,正好这行者来寺里投奔,看到这名施主的病后,跑到寺后的山上采了几株药来,叫人给病人煎汁服,没想到只过一阵,这人就能行走如常了。

也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他也不愿意说,住持也就没有勉强。人们都叫他药行者。自从药行者来后,寺里香火大盛,四方的乡民都跑来这里求药,药行者也都一一满足大家。只是需要的药太多,他不得不过几天就上山去采。

住持带着孙慕白到寺里四处看一看,正走间,就听随从叫道:“绕寺千千万万锋,大人,这人题的诗还真不错啊。”

孙慕白一听有好诗,急忙走过去看,只见钟楼的墙头上写着一首四言诗,他不禁跟着随从读了下去:“玩童趁暖贪春睡,忘却登楼打晓钟。”突然他手上拿着的茶杯“叭”地掉在了地上,顿时摔了个粉碎。

住持吃了一惊,急忙问:“大人,出什么事了?”

孙慕白急忙摇了摇头,笑着说:“失礼了,这诗写得实在太好了,本官脑里全是诗里的意境,竟然忘了手上拿着的杯子。这诗是谁写的?”

住持一看,说:“就是那位药行者。”

人们都知道,这孙慕白是进士出身,尤其于诗书方面,有很深的功底,他取名孙慕白,就是仰慕唐代大诗人李白而取的名。既然他说好,这诗肯定不一般了,寺里的一个普通行者,能写出这样的诗来,的确让住持觉得脸上增光不少。

当天,孙慕白就叫部分随从先下山,自己在寺里住了下来。幸好天刚暗下来,就听有人来报,药行者回来了。住持立即跑去叫他快去给太守看病,药行者说:“这爬了一天的山,太累了,明天再看吧。”

平时有乡民来看病,药行者跑得挺快的,没想到今天却如此推辞,看来一定挺累的。住持说:“人家已经等一天了,还是快去吧。”

药行者见住持挺急的样子,才懒洋洋地过来。孙慕白一看这人,约四十岁的样子,脸上黑黝黝的,胡子和头发乱糟糟的,将半边脸都盖住了。药行者摸了一会脉,就去篓里扯出几株草药来,让人煎好给太守服下去。交待了这些事后,就跑回去睡了。

孙慕白第二天一起来,就觉得又有食欲了,心里大喜。而这时药行者已经开始给乡民看病了。

到了第三天,孙慕白觉得病情已经基本好了,就叫人将药行者请来,连声道谢,还拿出几封银子来,药行者只是淡淡一笑,说:“大人要是真的想谢,这银子就布施给寺里吧。其实大人并非什么大病,只不过平时动得少了,气郁结于胸中罢了。以后少吃一点,多动一点,自然病就少了。”

这话说得孙慕白连连点头,他见对方似乎并不想多聊,就将话题谈到诗词方面来,连连夸钟楼上的诗写得好。估计这一下正说到药行者的痒处,加上孙慕白的造诣也不凡,有相同的语言,两人这一聊起来,竟然越来越投机。

这一聊,孙慕白才发觉,这行者文才方面,不同凡响。他不禁问:“看你的文采,不应该做一个流落江湖的行者,不如这样吧,你跟我到州府里,我给你谋一个职位,凭你的本事,以后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的。”但药行者却摇头拒绝了。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名从人跑到孙慕白面前,说:“大人,有人从京城来,到府衙里没找到您,现在上山来了。”孙慕白一惊,估计一定有什么急事,急忙出门来,只见外面来了两名骑着马的人。

两人下了马,拿着腰牌在孙慕白面前一晃,说:“有叛贼从京城里逃了出来,皇上已经下旨,各州要协助捕住此人。各地如发现可疑的陌生人,一定要拿住细问,不能让漏网之鱼逃了。”还从怀里拿出一张布告来,上面画有逃犯的画像。

孙慕白立即将布告接过了,那两人见东西已经亲自交到太守手上,就说:“我们还得赶到别的州传旨意呢,这就告辞了。”骑上马立即走了。孙慕白张开手里的布告看了一眼,就交待从人准备轿子,急着下山,叫人到州里各处去搜查。

药行者这时又拿起了背篓,说是还要上山去采一些药,就离开了寺院。他在山上转了一阵,眼见孙慕白一行人已经走远了,也就跟着下了山。他只找小路走,正走着呢,突然路上出现了几个人,一看就是州府的兵丁们,手里都拿着刀,正拦在路中。一名兵士哈哈一笑,叫道:“药行者,我们又见面了。”

药行者吃了一惊,但很快镇静下来,笑道:“寺里的药不多了,我得到远处去多寻一些。”

这时就有人叫道:“你不用去了,要是让你走了,我们还得再费劲将你寻回来啊。”从树林后转出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孙慕白。

药行者没料到在这里又碰上太守,急得叫道:“大人,你还没走?”

孙慕白仰天一笑,说:“我正在这等着你呢,你就别再装了。其实我一看到那首诗就猜出是你了,逍遥子,怪只怪你的诗写得太有特色了,一看就知道出于你之手。”

药行者奇怪地问:“逍遥子?什么逍遥子?”

孙慕白笑道:“我一看到诗,就疑心是你逃到这儿来了,但也不能十分肯定。这才有意叫从人先下山准备。他们先扮作京城来的人,再将布告送上山来,而我又当面打开,你一看到上面写着要找的人是你,肯定要逃走的,我只要先下山等着。果然你就跟着跑下山,我就肯定是你了。”

药行者知道再也瞒不过,只得叹息一声,说:“没想到大人如此了得,潘某佩服,被你捉住也无怨了。”

说起逍遥子,当时的文人都听过他的大名。他叫潘阆,字梦空,自号“逍遥子”。文采出众,却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以卖药为生。至道元年,宦官王继恩听说了他的大名,就向皇帝推荐潘阆,得到宋太宗的召见,赐进士及第,做国子助教。

宋太宗死的时候,宦官王继恩参与废除太子的行动,想立已经被废的楚王登基,但最终失败了。宋真宗即位后,就将王继恩逮捕下狱。潘阆因为是王继恩所举荐,自然感恩,两人来往甚密,此时看到王继恩被捕,知道一定会牵连自己,于是逃出京城,还用药水将脸涂黑,装扮成行者,躲到了舒州潜山寺。却没料到,一时技痒,在钟楼题了这么一首诗,就让同样精于诗的孙慕白给看出来了。

孙慕白捕到潘阆后,立即解到了京城大理寺。宋真宗一听潘阆被捉到,亲自过问审讯,他问:“朕当太子,并没任何过失,你们为什么还要宫廷政变?难道认为朕没有管理天下的能力?”

看到皇帝亲自来了,潘阆知道谋逆之罪已不可免,只得叹了一口气,说:“皇上想不想听真话,如果想的话,罪臣想与皇上单独谈谈。”“宋真宗一听大奇,没想到这人还真狂妄得可以,竟然敢提这样的要求,就答应了。

潘阆也没想到皇上这么轻易答应,这才说出心里想法来。这事还得从宋太宗继位说起,宋太宗在斧声烛影中从哥哥手里得到皇位后,怕将来又要将皇位交回给宋太祖的儿子,就暗中将两个侄子害死了,然后又将弟弟一起害死,这样,将来的皇位只有传给儿子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宋太宗为了儿子着想,而已立为太子的大儿子楚王却为被害死的堂兄和叔叔鸣不平,甚至还装病逃避,宋太宗没办法,只得将小儿子重新立为太子。潘阆和王继恩等人也深为宋太宗的行为不满,认为他太对不起哥哥了。所以在宋太宗死后,就想谋立楚王回来当皇帝,大家都认为,如果是楚王当了皇上,至少对宋太祖的后代们会有些补偿。

潘阆说:“其实天下人都为太祖鸣不平啊,只不过没人敢说罢了。皇上当太子时,从没对这事说过什么,谁也不知道皇上将来是不是还会迫害太祖的子孙,但至少我们知道,楚王是不会这样做的。”

宋真宗没想到这些人谋立楚王竟然是这么一回事,他呆立片刻,突然笑道:“算了,我也不追究你们了,我要让你们知道,我和哥哥的心是一样的。”宋真宗不但宽释了潘阆,还让他任滁州参军一职。

潘阆大理寺出来,看到正在等着皇上赏赐的孙慕白,就笑着说:“幸好被孙大人识破了,还送我至京城,要不我还逃亡在山间呢。”

孙慕白哪想到,辛辛苦苦将人捉到,又送到京城来,可人家现在却一点事都没有,看来这奖赏肯定泡汤了。

几天后,宋真宗追复先前被父亲宋太宗贬死的皇叔爵位,又追赠已死的两位堂兄,彻底平反了宋太宗对亲人的迫害,同时对当时发动政变,想废自己的大臣们,也都全部宽大处理。看到皇上的改变,潘阆笑了,他知道,其实有很多大臣同样也会高兴的。

潘阆虽出任滁州参军,但却很少参与政事,只是放怀湖山,遨游于大江南北,与寇准、王禹、林逋等名士交游唱和,成为宋朝有名的大词人。于今,仍有一些诗词为大家传颂。他以性格疏狂闻名于时,常倒骑着驴闲逛,后人所传张果老倒骑着驴的故事,其实原型就是这位逍遥子潘阆。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