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孤子黄宗羲

石榴果60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州先生,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黄尊素是一位名重当时的东林党人,与东林党核心人物杨涟、左光斗往来甚为密切,公元1626年,因为与魏忠贤斗争被削去御史的官职,后被害死在牢狱。公元1627年,明熹宗死去。第二年,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改元崇祯。黄宗羲携带利锥,星夜赶赴北京,决定去找那些杀害他父亲的阉党报仇雪恨。黄宗羲赶到北京时,他父亲的沉冤已得到昭雪,魏忠贤畏罪自杀,但魏忠贤的党徒仍逍遥法外。他上书崇祯帝,要求斩首直接杀害他父亲的凶手许显纯、崔应元、李实等人。一大出庭对质,他手拿利锥,刺得许显纯遍体流血连喊饶命,崔应元也吓得面无人色,经黄宗羲据理力争,许、崔二人被判成死刑。当年一手捏造黄宗羲父亲罪名的李实闻讯立即给黄宗羲送来3000两白银,希望黄宗羲对他免于追究,黄宗羲再次上书崇祯帝,揭发李实的丑恶行径。最后,李实也被发配充军。黄宗羲一连串举动轰动了整个北京,赢得了人们的共同赞誉,崇祯帝也夸奖他是一位“忠臣孤子”。

回到家乡,黄宗羲废寝忘食,拼命读书、抄书。家乡的世学楼、澹生堂,南中的千顷堂、绛云楼的藏书,他都认真批阅过,因此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根基。公元1630年,他加入在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文人团体——复社。这是一个“重气节、轻生死、严操守、辨是非”的誓与奸臣佞党斗争到底的文人联合组织。黄宗羲与顾呆(顾宪成之孙)做为发起人贴出了声讨第二个魏忠贤式的人物——阮大铖的《南都乱公揭》。这一下子又轰动了南京,跃跃欲试的阮大铖经黄宗羲等人的无情揭露,其丑恶阴险的嘴脸暴露无遗,只好躲藏起来,不敢公开活动。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吊死。阮大铖的死党马士英扶佐朱由崧在南京称帝,阮大铖出任兵部尚书,一上台便抛出一个叫《蝗蝻录》的黑名单,大肆捕杀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黄宗羲不幸被逮捕,因提审延期,公元1645年清军攻进南京,黄宗羲得幸逃脱。这时,张国维、张煌言等在绍兴拥立鲁王朱以海坚持抗清,黄宗羲“纠合黄竹浦子弟数百人”起兵响应。他被任命为鲁王政权的监察御史,从此踏上了8年抗清的艰辛历程。鲁王政权中主持军务的孙嘉绩、熊汝霖等人是一帮不敢率兵收复失地的无能书生,黄宗羲处处受到这帮庸人的节制操纵,不可能有所作为,但他毫不气馁、毫不灰心。公元1646年,清兵进占浙东,鲁王南逃。黄宗羲率领500残兵在四明山结寨固守,抵抗清兵的进攻,但终因力量单薄而被打败了。为了躲避清朝统治者的悬赏通缉,黄宗羲置身于深山草莽之中,在食宿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创作完成了《春秋日食历》《授时历》《故大统历》《新推交食法授时历》《西历假如》《勾股图说》《开方命算》《割圆八线解》《测圆要义》等一些天文学、数学著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在亡命的日子里,他得知鲁王的下落后,曾再度投奔鲁王的帐下。但这时的鲁王被一帮愚蠢的将领左右着,拿不出恢复明朝的方略,文臣虽志存高远,也终于无事可做。黄宗羲在《思旧录》中这样写道:“筋余于鲸背之上,落日狂涛,凄然相对,但觉从古兴亡,交集此时,何处容腐儒道得句!”他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决定回乡“毕力于著述”。在明清易代之时,知识分子们大致有这样几种表现:一种是服服贴贴地归顺了清朝,做了“二臣”;一种是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当了“隐士”;再一种就是黄宗羲选择的道路,出于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挚的热爱,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整理宝贵的文化遗产,探求人类的正确思想,培养一代经世致用的人才。

公元1661年,康熙即位,清朝统治已基本稳定,黄宗羲也结束了自己的武装抗清斗争生活,从此避居乡间,专心进行著述。

公元1663年,黄宗羲的名著《明夷待访录》问世。在书中,他指斥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思想。书中字里行间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以至于该书后来成为晚清戊戌变法中维新派的有力思想武器。《明夷待访录》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黄宗羲敢于向传统的封建思想挑战,这在当时是需要相当大的魄力和远见卓识的。

公元1665年,黄宗羲收徒讲学,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万斯大、万斯同等人都是他的学生。公元1667年,他恢复了他的老师刘宗周创办的证人书院。黄宗羲讲学注意教给学生做学问的门径和方法,强调读书必切实用。除了经、史、子、集之外,历法、天文等自然科学也是他的教学内容。他深受学生的欢迎,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100多人拜他为师,他已是一名学生满天下的学者了。

公元1678年,康熙为了笼络汉族地主,开博学鸿儒科取仕,命令三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吏推荐人才。掌院学士叶方蔼向康熙推荐了黄宗羲,他婉言辞谢了。两年后,清政府聘请黄宗羲任《明史》编修的顾问,他以气节为重,再次力辞。康熙没有勉强,要求他把所写的有关历史方面的著作全都抄送入京。黄宗羲虽然没有直接参予《明史》的修撰,但《明史》的修成也凝聚了他的许多心血,他随时准备回答裁定对疑难问题的垂询。比如《历志》,虽不是他执笔,却是经他的审阅才定稿的。公元1676年,他完成了另一重要著作《明濡学案》,把明代200多位学者的著作系统排比,阐明每个学者的学术渊源、学说宗旨及演变,评论公允、分析深入,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首创。晚年,他又完成了《宋元学案》,使700年间儒苑门户一目了然,这在中国学术史上是一个杰出的贡献。他晚年仍然非常勤奋,自持十分严格,每天读书不完成规定的卷数绝不休息。他以84岁的高龄,编撰了482卷的《明文海》这部巨著。

公元1695年,黄宗羲与世长辞。?a href='#39; =''>狼傲粝乱胖觯蠹胰嗽谒篮?ldquo;于次日安葬,敛以时服,一被一褥,安放石床,不用棺梆,不作佛事,不做七七,凡鼓吹巫觋铭旌纸幡纸钱一概不用”。这是对佛教唯心主义思想最大的轻蔑,也是他唯物主义认识观的彻底表现。他以特有的铮铮风骨、昂扬的战斗性格、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为自己的一生做了很好的总结。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