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巩县(今属河南)。他曾在长安东南部杜陵附近的少陵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亦称其为杜少陵。他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审言也是一位诗人,父亲杜闲做过奉先县的县令。杜甫曾做过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称他为杜工部。杜甫少年聪慧,7岁就能写诗,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与洛阳一些有名的文人交往。和李白一样,年轻的杜甫也有在祖国的南北漫游的经历,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历时,登上泰山顶峰,他写下著名的诗篇《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抒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公元746年,杜甫到了长安。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逢李隆基下令广求天下有才之士。杜甫去应试了,答卷也很出色,意想不到,他落选了。原来,主考官是奸相李林甫,他怕引进贤能,不利于自己独揽朝政,就一个也不录取,却向李隆基报告说:“臣奉诏选贤与能,广为搜求,然未能发现有一割之才,诚见陛下圣明,已野无遗贤。”年过花甲的李隆基竟然信以为真,还觉得李林甫很能干。这次考试对杜甫是一个打击,他多年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不仅不能实现,而且破灭了。
杜甫求进不得,流寓长安,生活日渐困乏,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凄凉生活。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杜甫写了《三大礼赋》献给李隆基。李隆基非常欣赏,命宰相对他进行考核。但是,李林甫又故伎重施,见了杜甫一面,便再也没有音讯了。杜甫又连续向李隆基献了两篇赋,等到公元755年,44岁的杜甫才求得一个地位很低的职位。然而,官职尚未到手,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小儿子活活饿死了。这时,杨贵妃兄妹正宠极一时,日日夜夜在华清宫中管弦歌舞,大张宴席……
杜甫路过骊山,目睹此情此景,无限悲愤,遂写下了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失驭,两京沦陷,“胡马翻衔洛阳草”,“秦人半作燕地囚”,民族危亡,生灵涂炭。这时,举国有志之士都行动起来,荷戟戎装,共赴国难。杜甫在这场大变乱中饱经优患,先是被叛军虏去,囚禁在长安,后逃出去投奔唐肃宗李亨,欲报国效力,终因忠直而不见容,被放逐而去。这期间,杜甫到处奔波,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战乱与赋役带给人们的灾难和痛苦。杜甫自己也曾被生活所迫,挖过野菜,拾过橡栗,砍过山柴,摆过药摊。杜甫悲愤而沉痛地写出了一首首诗歌,勾画出了一幅幅的流亡图。《三吏》《三别》等名篇,都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灾难与悲凉。杜甫的诗,真实而深刻,内容丰富,胜过了史家的简略记录,故而被誉为一代“诗史”。
杜甫的诗篇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欢快与痛苦和百姓是共通的。比如,杜甫后来迁居成都,曾在浣花溪畔建起一所草堂,作过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说,秋雨沥沥,屋外雨歇,屋中还漏,又一阵大风,卷去屋上茅草,雨湿风寒,令人难以眠睡,处境甚为凄苦。但诗人在这时却唱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此时此地竟有这样的思想境界,正是他的奇伟处。
杜甫晚年比李白更为悲凉、困苦,他把家安在一条船上,流离在长江中游。公元770年冬天,杜甫最后客死于岳阳附近江中的一条破船上,时年59岁。
杜甫一生作了几千首诗,流传下来的有1400多首。他的诗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