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葛底斯堡

石榴果70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美国南北战争中,葛底斯堡战役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从此,南军失去战略主动权,再也未能向北进军,联邦军队转入进攻。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也更加坚定了美国人民夺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南北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林肯政府的妥协退让和北军指挥官的指挥失当,北军接连失利,首都华盛顿两次告急,而进攻叛军老巢里士满的北方政府军司令麦克米伦畏敌不前,贻误战机,在南方军队进攻下遭到惨败。

为了扭转战局,林肯总统撤换了麦克米伦将军,提拔当时仅为准将的米德为波托马克河军团司令。另外命令库奇将军指挥的宾夕法尼亚州的30个民团和纽约州的19个团和米德协同作战。

这时,南方叛军司令罗伯特·李正率10万大军,250门大炮,从南向北打来,一路之上战无不胜,其势不可当。

这一天,他听说波托马克军团司令变成了米德,不屑一顾地说:“哼!米德,还有库奇,等着瞧吧。我要像踩死一只蚂蚁一样,把他们碾个粉碎!我要攻下哈里斯堡、巴尔的摩、费城、华盛顿!”

1863年7月1日,米德和库奇在华盛顿以北200公里处的小镇葛底斯堡设下埋伏,准备在这里痛击罗伯特·李的叛军。他们早已了解到罗伯特·李的军队远离南方,缺乏给养,华盛顿北部的重镇费城有北方军队的军需仓库,还有大量的食品,是罗伯特·李进攻的首要目标,而葛底斯堡是通往费城的必经之地。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们严阵以待,等着敌人进入伏击圈。大约上午9点,侦察兵忽然来报告:“前方不远发现敌人一支部队。”

“有多少人?骑兵还是步兵?”米德问。

“大约3000人,主要是步兵,有少量骑兵,还带着几门大炮。”

此时,南方叛军还没发现米德的部队。正向葛底斯堡进发。突然一阵巨响,埋伏在山边的北方军的大炮开火了,紧接着雨点般的子弹向南方军射来。转眼之间,南军被打得人仰马翻,一部分残兵丢下枪支,没命奔逃。

原来,这支部队是罗伯特·李的先头部队,此时,他离葛底斯堡还有10公里。他根本没把米德部队放在眼里,骑在马上悠闲地欣赏自然美景。忽然,前方传来隆隆的大炮声,他连忙举起望远镜,只见前面山林中开起团团硝烟,他知道遇上了敌人。立即督促部队加速前进。

罗伯特·李命令1.5万名士兵猛攻北军的左翼。指挥左翼北军的库奇立即命令20门重炮对准扑过来的南方骑兵轰击,南军阵地上血肉横飞,一片混乱。1.5万人顷刻间死伤过半,罗伯特·李眼看情形对自己不利,只好下令撤退。

第二天清晨,罗伯特·李首先集中自己的大炮猛烈轰击库奇的阵地,又发起了两次冲锋,但很快就被库奇击退。但库奇没有想到,这其实是罗伯特·李的声东击西之计,他已经趁机把主力部队悄悄转移到北军右翼,出其不意地向那里的北军发动了攻击。双方展开了激战,北军凭借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战场上到处都是南军的尸体,但北军也伤亡惨重。

罗伯特·李从未遇见如此顽强的对手,进攻接连受挫,使他以前的傲慢自大全消失无踪,他怒气冲天,命令200多门大炮同时向右翼的北军开火,炮弹像冰雹一样落在联邦军的阵地上。紧接着5000骑兵像一阵狂风一样刮向北军阵地,骑兵的后面是3万多步兵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双方在阵地前进入肉搏战,喊杀声使大地都震颤起来。

到下午3点钟,南军终于以极其惨重的代价突破了北军的右翼阵地,罗伯特·李这时才稍感轻松一些。

当天夜里,经过两天激战的南军士兵疲倦不堪,在营地里很快就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他们突然被一阵喊杀声惊醒,朦朦胧胧中只见山上到处都是火光,北方军队已经冲上了阵地,许多人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永远躺在了地上。原来,米德抓住罗伯特·李一惯轻敌的毛病,决定趁其不备,半夜偷袭,果然一举成功,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又重新夺了回来。

7月3日,罗伯特·李急躁起来。南军的给养、弹药都急需补充,如果这样僵持下去,对自己非常不利,必须尽快击溃米德,然后就可以挥师费城,在那里可以得到军需品,还能让疲惫的部队休整几天。他决定孤注一掷,继续猛攻北军。

这一天的战斗空前激烈,阵地几次易手,战马和士兵的尸体漫山遍野都是,山间小溪都被鲜血染红了。战斗一直持续到当晚10点钟,南军支持不住了,再也没有力量进攻。7月4日夜间,罗伯特·李连夜渡过波托马克河,率残部仓忙退却。米德立即把前线胜利的消息报告给了林肯总统。

这场战役正式从1863年7月1日开始,共持续了三天。在葛底斯堡不到25平方英里的土地上,集结了双方近17.2万名士兵和1634门大炮,三天总共消耗了约569吨火药。战斗结束后,残破的战场上横陈着超过5000匹战马的遗体,而双方共伤亡约5.1万人,其中北方联邦2.3万人,南方邦联约2.8万人。

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后,为了祭奠牺牲将士的英灵,联邦政府决定在这里修建国家烈士公墓。1863年11月19日,林肯总统亲临葛底斯堡,在公墓落成典礼上发表了著名的9分钟演讲,热情讴歌了勇士们为自由民主而献身的精神,鼓舞活着的人完成他们未竟之事业,为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想而奋斗。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