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雷电的人

石榴果38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在夏日的雷雨之夜,当耀眼的白光撕破长空之际,我们仿佛会看到一位与雷电结下难舍之情的天才人物正在向我们走来,他不是别人,正是解开雷电之谜的伟大科学家——富兰克林。富兰克林1706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他幼年时家里很穷,只上过两年学,12岁时,他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所当学徒。他非常勤奋,或者向亲朋借书,或自己攒钱买书,靠刻苦自觉,他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1726年秋,富兰克林回到费城,这时他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术,开始独立经营印刷所,印刷和发行《宾夕尼亚报》,亲自撰写文章,内容以艺术、科学为主。1727年秋,他和几个青年在费城创办了“共读社”,组织了小型图书馆,帮助工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进行自学,每星期五晚上,讨论有关哲学、政治和自然科学等问题。

这时富兰克林还不到30岁,通过刻苦自修,他已经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在北美的声誉日益提高。

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

通过很多试验,富兰克林发现电可以传导,也就是转移,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连续不绝。他还发现,不同性质的电相接触时,会放射火花。

在富兰克林生活的时代,雨天发生雷电时,人们总想象天上一定有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这一切。但富兰克林不信,他想用科学的方法揭穿雷电的秘密。

经过反复思考,富兰克林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甚至有人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他认为用尖端金属杆装在屋顶,再用铁丝把铁杆同地面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天上的电引到地下,防止房屋遭到雷击。他把这个建议寄给了一位法国朋友,那位法国人按照富兰克林的方法,架设了一根40英尺高的铁杆,在雷雨时果真把天空的闪电引到了地下。这就是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至今它依然为全世界所使用。

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富兰克林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即“怎样直接接触到天空带电的云层呢?”很快,他做了一次令世界为之震惊的试验。

1752年7月,正在费城的富兰克林,带着他的儿子冒雨捕捉雷电。富兰克林设计了一个大风筝,为了不让风筝损坏,他用丝绸做原料。在风筝的顶端,富兰克林特意装上了长长的触须一样的铁丝,风筝用细长的麻绳系牢。

这时雷电交加,富兰克林高兴地说:“机会来了!”于是他把风筝放飞到天空中,风筝越飞越高,肉眼几乎看不见,这时大雨倾盆而下,一个闪电过来,一声巨响,击在风筝上。

富兰克林握住风筝线的手突然感到一阵麻木,紧接着,挂在风筝线下端的铜铃碰动起来,伴随着阵阵声响冒出点点火花。“成功了!成功了!”富兰克林扔下风筝兴奋地大叫起来。他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揭开了雷电之谜。

科学家为了研究自然奥秘是不惜牺牲的。以上过程虽然简单,但对富兰克林来说,却侥幸之极。这是一项直接危及生命的实验,死伤的危险性比健康安全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他的成功,彻底破除了千百年来人们对雷电的迷信,揭开了大自然的雷电之谜,把雷电和上帝分了家,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敬仰。

后来,富兰克林通过进一步研究,了解到电是会流动的,它还可以分为正电和负电。富兰克林也成为电学原理的创始人之一。

此外,富兰克林还有许多科学发明,并进行了多种科学研究,为自然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他发明了能节约燃料四分之三的新式火炉——富兰克林炉;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光眼镜,既可看远,也可看近;发明了医学上使用的具有伸缩性的导尿管;试验了物体发热的灵敏度,测出了液体蒸发时热量散失的情况,研究了北极光的性质和原理等。

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用了大量时间去从事社会活动。富兰克林特别重视教育,他兴办图书馆,组织和创立多个协会,都是为了提高各阶层人民的文化素质。

正当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时候,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毅然放下了实验仪器,积极地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从1757年到1775年,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

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经70岁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重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及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富兰克林生命的最后一个冬天是在亲人的陪护中度过的。1790年4月17日夜里11点,富兰克林溘然逝去。那时,他的孙子谭波尔和本杰明正陪在他的身边。4月21日,费城人民为他举行了葬礼,为他送葬的人群达2万多人。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