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 大潜伏小故事

石榴果31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李克农当年在国民党无线电管理局任职时,是中层官员,收入不菲。他已届中年,如果长期没有家庭生活,难免引人猜疑。遵照党的指示,1930年上半年,李克农写信请夫人赵瑛带孩子到上海团聚,担当掩护工作。

赵瑛到上海之后,李克农租了一套大房子,新购了家具。他经常西装革履,手戴金戒指,出入酒馆茶楼假装会晤朋友,摆出一副绅士派头,让人不敢怠慢。

为了工作需要,组织又派宋治家(与李克农是安徽同乡)到李克农身边工作,公开身份是“佣人”,实际是秘密交通员。宋治家去送午饭,李克农经常当着众人的面,随意训斥,不是饭菜凉了,就是口味不好,接着就是“笨蛋”、“混账”一通谩骂。宋治家总是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完全像个听话的奴仆,有时还故意抹眼泪。

为了节约开支,省下钱做活动经费,回家后,李克农总是赶紧将西装脱下叠放整齐,换穿普通衣服。饭菜也很简单。没有床位,孩子们晚上就睡在饭桌下面。赵瑛平时带孩子在外面玩耍,其实是暗中放哨。

因为经济困难,宋治家很想挣点钱,减轻李克农的负担。有一次,他看到几个穷人帮助推人力车上桥,可以弄到一点施舍,便也跟着推了几趟,谁知钱刚到手,便被当地几个土霸王打了一顿。宋治家回到家中,李克农见他被打,忙问怎么回事,起初宋治家不肯说,李克农以为他在外边干了什么坏事,很生气。等到宋讲出事实,两人都流下了眼泪。

周恩来打掩护

抗战时期,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影响不断扩大,国民党方面把它看做眼中钉,派遣特务监视并干扰破坏。办事处门口摆小摊的、卖香烟的、拉洋车的、闲聊逛街的,许多都是特务分子装扮的,专门监视办事处的活动。

身为办事处处长的李克农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特务们的雕虫小技,逃不过他的眼睛,有时还跟他们玩点小把戏,弄得特务们哭笑不得。

一次,周恩来约见一位外国朋友,为避开特务盯梢,把地点安排在郊外僻静的地方。李克农陪同周恩来乘车赴约,开车不久,他们便发现有特务跟踪,便让司机加快速度,把“尾巴”甩掉,汽车快速开到预定的约会地点,猛然刹车,周恩来迅速转身进入外国朋友的汽车,立即开走。

等到特务的汽车赶上来,李克农故意把车停在路边,装作修车的样子,并对特务们招呼说:“车坏了,请你们帮忙修修,怎么样!”特务们没见到周恩来的身影,再看到李克农笑眯眯的模样,只好失望地离开。

与陶铸上演“三岔口”

为便于掩护,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电台设在“董必武会馆”(汉口安仁里的一座小楼),这里也是中共湖北省委机关的秘密据点,除了直接从事电台机要工作的少数人员外,其他人都不允许进入楼房,电台在二层的阁楼,管理更为严格。当时,身为长江局秘书长的李克农常去阁楼检查工作。陶铸时任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也常在那里出入。不过,那时李克农与陶铸两个人只知其名,还未见面,互不认识。

一天傍晚,李克农又来检查工作,刚到门口,夜色中看见有人往电台门口走去,以为是坏人,立即迎上去问:“你找哪个?”陶铸看见有人在省委机关内部的电台门口,挡住他的去路,也很惊讶,就说:“我谁也不找,进去看看”,边说边往里走。

李克农一看急了,就走上前去,抓住陶铸的胳膊往外拉,陶铸也急了,就把李克农往旁边推,两个人在走廊里推推拉拉,厮打起来,李克农的眼镜被打掉在地上,只能睁眼乱抓;陶铸被拦住进不去,也弄得满脸通红。

他们吵架打闹的声音,惊动了楼内工作人员,出来打开电灯,看是怎么回事?原来,一边是长江局秘书长,一边是中共湖北省委领导,因为发生误会,打得不可开交。情况讲明之后,李克农与陶铸两个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许多年之后,李克农与陶铸在北京相遇,提起这段往事,都为两个人演出的这段“三岔口”捧腹大笑。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