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电影《知音》主题歌
在1916年的北京城,蔡锷与小凤仙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蔡锷抱病奋斗,舍己为国,在困境中奋起,在胜利中永诀,自然令后人感佩景仰不已。而小凤仙不过是个沦落风尘的女子,然而因缘际会,化腐朽为神奇,更使这个故事成了不可多得的人间绝唱。
他们的际遇与命运,在国难民危的乱世中,显得格外深沉悠远,能够满足所有人关于风尘侠义、英雄美人的幻想,以至于百年之后仍有不息的回声。电影《知音》那高山流水的曲调,简直要绕梁三日而不绝,将风尘情与烈士义的交融,演绎得如泣如诉,凄美无比。
昔时佳人,早就芳踪已杳。据易宗夔的《新世说》所记,小凤仙原名筱凤仙,十六岁入京师乐部,“工皮簧,善酬应,丰肌玉貌,笑颊生涡”。但也有资料显示,小凤仙本名凤云,原籍在湖北,父亲经商,家境富裕,但因被小人算计而家破人亡。光绪年间,这一家流落到湖南,小凤仙被卖为奴婢,然后一卖再卖,最后沦落风尘,在上海入乐籍,因为北京城南方的清吟小班受到追捧,所以也风飘柳絮一般被送到北京的八大胡同里。还有说她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是清末的武官,落职后生活潦倒不堪,便将女儿卖给青楼。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归是一个命运多蹇、身世凄凉的女子。《民初史略》一书里则有这样的描写:“小凤仙…… 相貌乏过中姿,性情甚是孤傲,所过人一筹的本领则粗通翰墨,喜缀歌词,俾生成一双慧眼,能辨别狎客才华。都中人士,或称她为侠妓。”因为性情孤傲冷峻,在遇到蔡锷之前,她已经因为对富贵巨贾不屑求媚取宠而小有名声了。
而当时的蔡锷,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蔡锷发动昆明重九起义,并担任起义军临时总指挥,民国新成,他被推举为云南军政府都督,1913年10月,他被袁世凯召进北京,委以重任。
关于蔡锷和袁世凯,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蔡锷甫到京城,袁世凯便送他一件名贵大氅,亲亲热热地告诉他以后见面不必拘礼,穿便装就可以。第二次召见蔡锷时,袁世凯便叫上手下将官,自然全部着严整军服,自己也穿上大元帅服,想着看穿便装的蔡锷坐立不安的窘状。而蔡锷又岂是轻易受惑之人,他依然是军服马靴手套勋章一样不少。这一回合下来,袁世凯对蔡锷的为人也有了认识:这样的人对于自己来说,只可用,不可信;只可相敬,不可与谋;可以共事一时,却不可能长久同路。
说起来袁世凯与蔡锷并不是打一开始就水火不容。相反,最早他们之间是互相赏识,惺惺相惜。清末新政时,袁世凯废科举、办新学、修铁路、练新军,着实做了不少实事,这些都让蔡锷印象深刻,所以他曾明确表示拥护袁世凯。在乱象丛生的新生共和国里,蔡锷认为袁世凯这样的能人一定能够匡扶社稷。而蔡锷在主政云南时所表现出来的才干和锐气,自然也令袁世凯心生敬意。蔡锷奉调入京后,袁世凯便将其封为“始威将军”,使他成为这一机构中唯一的非北洋派军人,薪俸高达五千大洋(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万元),十分的风光显赫。袁世凯还叫他的大公子袁克定拜蔡锷为师,为他讲解军事科学及为将之道,据说,袁世凯本想让蔡锷做参谋总长,以后再进一步升迁为陆军总长,但因此举对北洋军人的利益触动太大,才暂时作罢。
当然蔡锷如匣中之剑,总归是令袁世凯心怀戒惧的。而蔡锷智虑极深,也深知袁世凯的老辣高明。蔡锷从来不拥戴任何个人,他一生无党无派,信念坚定,人格独立,从他一生的表现看,国家至上是他遵奉的信条。但是为了打消袁世凯的疑心,遮人耳目,他在筹安会发起后,曾主动在劝进表上签名,领衔拥护过帝制,以此作为主动出击麻痹对手的策略。
然后,蔡锷还有事没事到八大胡同转一转,故意以好色之徒的形象示人,大张旗鼓地释放出这样的信息:我寻快活去也。据蔡锷的长子蔡端回忆,其生母潘夫人曾经给他讲过,有一次蔡锷陪家眷去看戏,开场前指着包厢里一年轻女子对潘夫人说:她就是小凤仙。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蔡锷和小凤仙的交往,连家人都不曾隐瞒。
蔡锷来京时所住的棉花胡同,与小凤仙栖身的陕西巷本就相距不远。而到风月场上排遣心绪,发泄郁闷,是清末民初的士人们一种普遍认同的行为方式。此时,小凤仙就住在陕西巷里的云吉班。一到夜晚,这里蛾眉颦笑,曼声清唱,“清吟小班”、“云吉班”等名动京城的妓院便在此招揽生意,车水马龙,衣锦男女,一片软语娇香,令人不免目眩神迷,心旌摇摇。
打扮成商人模样的蔡锷,就在云吉班结识了娇小玲珑、蛾眉凤目、笑起来嘴角上翘的小凤仙。而在小凤仙的眼中,剑眉隆鼻的蔡锷,有着军人的英姿,一种睨视天下的森然气度就隐藏在他和煦的笑容中。在这次有历史意义的风云际会中,两个人一见如故,恍惚间就有了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的感觉。
蔡锷并非毫无眼力,在交际场上见多了浓妆艳抹的千金粉黛,自然识得小凤仙是一朵人间罕见的奇葩,虽然没有超凡脱俗的惊世之美,却是少有雕饰的清水芙蓉,且在阴柔中绽放着一种豪情的气质。当二人慢慢相熟之后,蔡锷不仅陶醉于她的浅笑微颦,玉容花姿,更倾心于她的灵心慧质,色艺双绝。有一天中午,蔡锷在云吉班兴之所至,书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小凤仙:
自古佳人多颖悟
从来侠女出风尘
这副对联写得不错,吻合小凤仙的身份和性格,也流露出蔡锷寥廓而苍远的心事。他曾拜过梁启超为老师,檄文通电,立马可待,且声情并茂,文采还是很出众的。他将小凤仙比作侠女,内心里已经把她定型为有胆有识的乱世佳人,一个侠字,超尘拔俗,自然有了一种沁人心神的隽永风华。正午时分慵懒的阳光,加深了他们之间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小凤仙笑而不语,眉目舒展,那些日子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在蔡的寓所附近,一直就密布侦探,袁世凯的人在密切跟踪着蔡锷的一举一动。却眼见得他寄情勾栏,坐销壮志,干脆搬到了云吉班小凤仙的妆阁内,到后来,竟然与小凤仙的妈妈开始大谈特谈起嫁娶之事来了。这等八卦,北京城里的大小报纸自然也都不会放过。
然而小凤仙自然知道,面前这位儒雅的蔡先生绝非流俗之辈,而是人中龙凤,虽是日日醉卧美人肩,却也夜夜醒记护国事,是一位正直严毅的君子。韬晦京师,涉足风月,也仅是潜龙勿用之计。在纷繁的表面现象背后,他还有着十分深沉的考虑。他在向外释放信息——袁世凯从蔡锷一系列的表现中,揣摩出他的意思是:帝制是你的事,我不干预。他营造出了一种双方都心照不宣的气氛,袁世凯终于放心了。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