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燧:西域烽燧详细介绍

石榴果29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烽燧

烽燧是古代军用通信的一种方式。白天烟易现,以升烟为号称烽;夜晚火易见,以燃火为号称燧。它主要是以光束传递信息,用于御敌报警。它在西域规模性地出现始于汉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0多年来,一座座在自己的身躯上燃放着烟火的烽火台,与丝绸之路相伴同行,交相辉映。它巍然耸立着,就像是祖国边疆和丝绸之路上的忠诚卫士。我们在评说和赞扬丝绸之路的贡献时,不能忘记这西域烽燧为保卫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和确保丝绸之路安全所立下的功劳。

据有关部门和人士多年的考察和研究,从汉代至清代,新疆共建有160多座烽火台。其中建于汉代的10座,建于汉代至晋代的14座,建于南北朝至唐代的6座,建于唐代的35座,建于元代的1座,建于和修于清代的43座,建筑年代不详的51座。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西域烽燧在汉、唐、清时期建设比较多,它们分别标志着西域烽燧发展的初创期、高潮期和结尾期。

西汉时期,社会经济日趋繁荣,我国西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及整个国家的统一,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当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是北方匈奴的扩张和好战。原先,西汉政府对匈奴一直采取忍让、和亲的政策。但已经组成强大部落联盟的匈奴奴隶主军事政权,愈来愈骄横,发展到与汉朝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严重地步。匈奴在向其周边武装进犯的同时,向西也大举兵力,对天山南北30多个城邦进行统治。汉武帝时,不得不动员全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对匈奴奴隶主贵族势力发动全面反击,并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大宛及乌孙等结成抗击匈奴的联盟。在全国形势的推动下,西域抗击匈奴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战争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争中,西域烽燧应运而生。当时,汉武帝通过打击匈奴,大力加强北方和西北边防。为确保西部地区的安全,朝廷组织力量筑新长城,与秦长城相连至敦煌,并沿新长城每隔5里10里便筑一烽火台,设戍卒了望。同时,从敦煌至盐泽(楼兰、罗布泊)筑烽火台,做到烽燧相连。接着,以盐泽为起点,向北筑烽火台经伊犁至库尔勒,向南转西经若羌、且末、民丰至和田,初步形成了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边、东南边和南边的烽燧通信线路。这条烽燧通信线路的建成,加强了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使丝绸之路较前更安全。

烽燧

进入唐代,西域烽火台的建筑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的封建统一王朝,发展对外关系也显得比以往更为紧迫和重要。但在西北方,西突厥统治着西域不少小国,阻塞着中国与西方的交通,使唐政府的对外交往受到极大影响,加之其对唐边疆的不断侵犯和骚扰。为此,唐政府下决心采取灭西突厥的行动。在西域,唐利用西突厥内乱之机,先收取伊吾城(哈密)一带,并以此为立足点向西进兵,直取高昌、交河(鄯善、吐鲁番)、焉耆、龟兹(库车)、疏勒(喀什)、于阗(和田)。唐兵这一路浩浩荡荡,取得了天山南路诸国,同时也为西域丝绸之路中路的安全畅通扫除了障碍。在这一形势下,一方面是由于唐的国力、军威所慑,另一方面由于西突厥部落间各立可汗,互相攻战,迫使酋长阿史那贺鲁率残部数千帐投降唐朝,被唐任命为瑶池都督(管辖吉木萨尔、阜康一带)。阿史那贺鲁受重用之后,出尔反尔,领兵数十万,自称沙钵罗可汗,与唐朝对抗,后被唐兵大破,其西突厥残部也均大败,西突厥灭亡。在这一直取天山南路诸国和灭西突厥的过程中,以及此后唐政府为巩固胜利成果,加强西部边防,组织屯垦戍边的过程中,几十座烽火台建造起来了。一条东起哈密,经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轮台、焉耆、巴楚、疏附、伽师至葱岭(塔什库尔干)的烽燧线路产生了。它基本上与西域丝绸之路的中路是相吻合的,其意义就可想而知了。

到清朝,厄鲁特封建贵族内部出现一股分裂割据势力。特别是准噶尔上层贵族取得了厄鲁特回部之首的地位,在西北地区大肆扩张地盘,占据天山南北,并不断向内地侵扰。噶尔丹掌权时,更是发动武装叛乱,对抗中央政权。清康熙亲政后,平“三藩”、取台湾,接着便集中兵力反击准噶尔叛乱,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府,管辖新疆军政大事。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清朝修建了自敦煌至哈密,经天山北麓越巴里坤、木垒、吉木萨尔、阜康、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玛纳斯的烽燧通信线路。尽管这条烽燧线路在走向上与古丝绸之路的北道是基本吻合的,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条烽燧线路只通到玛纳斯,乌苏、精河、伊犁均缺乏筑有烽火台的具体记载。因此,还不能说它像丝绸之路那样通到了伊犁。应该说,清代筑建烽火台的规模、数量是不亚于以往各个朝代的,仅巴里坤一个县就筑有22座烽火台。

但毕竟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那种简单、落后的烽燧通信方式和手段要被淘汰了。清光绪十八年(1892)拨款架设肃州(酒泉)至迪化(乌鲁木齐)的电报线路,次年即开通。光绪二十年(1894)筹建天山南北两条电报线路,北路由迪化经乌苏通达伊犁、塔城,南路由吐鲁番经库车、阿克苏通达喀什,次年即开通。同时,邮政运输和信息传递的先进办法也逐渐取代古代邮驿的落后方式。从此,西域通信和信息传递翻过了烽燧通信的一页。

西域烽燧通信虽已成为历史,它的影响也不及丝绸之路,但它所凝结的古代文明和具有的鲜明特点是永放光彩的。一是烽燧精神的永存性。它以土垒之,以石砌之,朴朴实实,默默无语,立于戈壁荒滩之中,却担负着御敌报警、保卫祖国边疆的重任,难道这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么?二是烽燧建筑的历史性。在西域,烽燧建筑主要起于汉武帝时期(前140~前87),止于清代中期,时间跨度近2000年,把每个烽火台连结起来,其线路总长度不少于5000公里。这样宏伟的工程,无论是从时间的跨度还是空间的跨度来说,都是我国古代罕见的。三是烽燧布局的战略性。

汉、唐、清三个主要历史时期,及晋、隋、宋、元、明各代,烽燧线路的走向和整体布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拘于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战役,而是站在战略性的高度,从宏观上考虑,沿着丝绸之路在西域的南路、中路和北路三条交通主干线筑烽火台,建烽燧通信线路,以便于统一管理和指挥,确保丝绸之路和交通主干线的安全,保卫祖国西北边疆。所以,尽管西域烽燧的建设历经2000年,非出自某一个朝代、某一个人的总体设计,但仍然是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有干有支、浑然一体。四是建筑设计的实用性。烽火台的建筑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以土夯筑的实体,有土坯砌成的空体楼,有大石块垒起的斗式石台,有土木合一的柱台。五是施工要求的高严性。西域烽火台虽经千年沧桑,台体剥蚀,多已坍塌,但仍有一些保持着原状。六是烽燧管理的严格性。汉以来,各代对烽燧的管理,一个烽火台就是一个六人左右的边防小营寨,小头目一人,其他的轮流值班,还要负责准备和保管各种燃火、放烟的材料及战斗、生活用品。到了唐代,除战时烽火台要发挥其传递信息的作用外,平时按交通要道管理的要求,还要负责交通检查和社会治安的事务。到了清代,不少烽火台和驿站合一,其任务还要负责军政信件文书的传递和来往官员的食宿等。这些都为当时的边防建设节约了人力物力。

转载请注明:中华故事网 www.cn-story.com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