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马共和国的政权落到独掌兵权的屋大维手中时,标志着共和制度的没落,罗马帝国的开始。
由于内战的结束和对周边民族、地区扩张战争的暂时停止,使得航海和各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公元1到3世纪,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一个比较稳定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罗马和平”。当时的罗马帝国地域非常的辽阔,它东至美索不达米亚,南及北非广大地区,西临大西洋,北抵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成为称雄一时的强大帝国。由此罗马城则被称为“永恒之城”。
到公元3世纪,罗马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发生了全面危机。一方面奴隶主残酷的压榨,使奴隶失去了最低限度的劳动积极性,所以他们以怠工、逃亡和破坏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愤懑与抗争。农业的衰败波及工商业,城市也失去了商旅云集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奴隶主达官贵人骄奢淫逸的腐败之风,加速了整个社会的沉沦,而自由平民也把从事生产劳动视为耻辱。
罗马的经济严重衰退,这种状况在帝国西部地区尤为严重。罗马帝国为了应付日益膨胀的军事和行政开支,不得不加重税负,滥发货币,结果是物价涨、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普遍贫困。
在政治上,大庄园主挖沟筑垒,建立私人武装,逐渐演化成割据地方的豪 强地主,大大削弱了中央的权力。在军队的操纵下,皇帝的废立形同儿戏。公元238年,元老贵族拥立的4个皇帝全被军人杀死。在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情况下,罗马各地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人民起义。
帝国内部的剧烈动荡,给外敌入侵以可乘之机,处在迁徙中的日耳曼民族以及正在崛起的萨珊波斯,在罗马的北部和东部边境形成了愈益严重的威胁。
公元3世纪末,军人出身的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为了挽救危机,先后实行过各种改革,这对延长帝国的寿命起了一定的作用。
戴克里先统治期间,竭力强化皇权,要求把皇帝尊奉为神。他还模仿东方专制君主,采用豪华奢侈的宫廷礼仪。他把自己的正式称号由过去的“元首”改称为“君主”,这标志着罗马专制君主统治的公开确立。
在地方上,戴克里先实行“四帝共治制”。即他把帝国分成4个部分,设立两个“奥古都斯”和两个副职“恺撒”来分别治理。“四帝共治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边防,但却影响了帝国的统一。
君士坦丁一世上台后,宣布把都城从罗马迁到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同时,他力图保持奴隶制度,强调奴隶主的特权。在思想上他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利用基督教宣扬忍耐、顺从的教义作为精神统治的支柱。
另外,他继续加强对军事、政治的控制,建立了更加完备的专制君主统治。为了防止皇权旁落,君士坦丁废除了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制”,而改用分封自己子侄来治理各地的方法。
但君士坦丁最终还是挽救不了奴隶制帝国的命运。公元263年,西西里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公元273年,罗马造币厂奴隶也掀起了争取自由的斗争。大约与此同时,高卢爆发了大规模的“巴高达”运动。起义军占领许多城市和乡村,推举自己的首领为皇帝。4世纪30年代,北非爆发了阿哥尼斯特(意为争取正义信仰的“战士”)运动。他们到处打击奴隶主和大地主,摇摇欲坠的罗马帝国又受到日耳曼人的攻击,使西罗马帝国统治更加虚弱。
在内外交困的打击下,公元395年1月,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在米兰“驾崩”。不久,帝国最高当局根据皇帝的遗嘱,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帝国版图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由他的两个儿子分别统治。18岁的长子阿卡丢执掌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年仅11岁的次子霍诺留则接任西罗马的皇位,以拉文娜为都,但名义上西罗马的首都仍在罗马。从此以后,东、西罗马帝国分治的局面便正式固定下来了。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