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石榴果322年前
人工智能朗读:

从19世纪20年代,埃及统治了苏丹。到70年代,英国控制了埃及,苏丹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者垄断了苏丹的象牙、鸵鸟毛和阿拉伯胶等商品的贸易,并进行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残酷地压榨苏丹人民。苏丹人民因忍受不了当地统治者和外国殖民者的双重剥削,纷纷起来反抗。1881年,规模最大的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在苏丹爆发了。

这个马赫迪的真名叫穆罕默德·艾哈迈德,1844年出生于一个工人家庭。少年时随父亲漂泊,青年时入古兰德学校学习。19世纪70年代初,艾哈迈德修完神学课程,因学识广博而被许可担任可接受门徒的教长。因他广泛接触下层群众,所以能够体会到社会下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1881年8月马赫迪在阿巴岛上竖起了义旗,并且对下层的贫苦人民说:“我就是众所期待的救世主(马赫迪),我要带领你们进行圣战,解除你们身上的枷锁。受苦受难的苏丹人民,站起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赶走英国强盗!”他还主张要建立一个“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宁拼千条命,不缴一文税”是他们的战斗口号,这些主张和口号深得苏丹人民的热烈拥护。不少伊斯兰教教徒来到了他的身边,准备跟着他同英国人作斗争。

他的大规模动作让英军有所戒备,英国政府下令将这些信徒全部抓捕。于是,双方在阿巴岛上展开激战,结果,英军100多士兵都死于这些愤怒的伊斯兰教教徒手下。

初战告捷,马赫迪和他的信徒们非常高兴,于是正式宣布起义。马赫迪把他的起义军带进山区,在科尔多凡省境内的卡迪尔山区建立了根据地。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到了这支队伍之中,使这支队伍的人数发展到了近5000多人。

同年12月,苏丹总督指使拉希德率1400多名“讨伐军”偷袭马赫迪起义军根据地。先是拉希德在卡迪尔山口不分目标的狂轰滥炸,但却没有伤到一个马赫迪的人。他殊不知,马赫迪的军队正在他行进的路上埋伏着。当拉希德行进到山林深处时,突然看到一面绿色的大旗竖在那里,便自鸣得意的兵分三路地包抄上去,孰不知,他中了马赫迪的空城计。“讨伐军”一入圈套,马赫迪的炮兵就开火,炸得敌人人仰马翻。结果马赫迪大获全胜。

1882年4月,新上任的苏丹总督盖格勒又派遣尤来福·沙拉得率3500人攻击卡迪尔起义军,当这支部队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之时,马赫迪率领起义军连夜奇袭,取得成功,全歼了这支敌军。同年9月,马赫迪乘势进军苏丹乌拜伊德,经过数月的激战,到1883年1月,起义军攻下苏丹第二大城市乌拜依德。许多人的投靠使起义队伍已发展到3万余人。

英国侵略者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于1883年9月派希克斯将军率领万人大军再次征伐起义军,气势汹汹地大举进犯苏丹。和英军的1.1万人的埃及远征军,14门大炮、6挺机枪、500匹战马和5500头骆驼相比,马赫迪太弱小了,此时仅有3万人马。

但是这些并没有把马赫迪吓倒,他们先是将水井封填,使希克斯在进军乌拜伊德途中无水解渴,士兵们都唇焦口干,疲惫不堪。另外,马赫迪并时刻派人跟踪打听英军布署与动向。在英军要走的希甘森林空地四周埋伏下了层层部队和重武器。然后派遣一支小部队迎击敌人,另派一支5000人的队伍绕到敌后夺取敌人辎重。就这样,马赫迪又一次取得了胜利,而曾经狂言“我要横扫苏丹,活捉马赫迪”的希克斯则葬身于自己的象蹄之下。

乌拜依德战役,是马赫迪起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之后,起义军所向无敌,连战皆胜。到1884年初,马赫迪的部队已攻占苏丹南部大片土地,直接威胁首都喀土穆。

英国政府为了挽回败局,又派了一大刽子手戈登担任苏丹总督。1884年2月,戈登到达苏丹,先是用收买的办法,任命马赫迪为科尔多凡省的省长,但马赫迪却给戈登捎去一件苦修僧长袍,要他弃恶从善,改宗穆斯林。

戈登看到劝降不成,便加紧备战,同时,他向伦敦发出了一封紧急求援的电报。遗憾的是还没有等到援军的到来,炮弹便在他身旁呼啸而过了。1885年8月26日凌晨,马赫迪亲率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冲破戈登重重防线,攻进喀土穆。经过短时间作战,起义军占领了喀土穆。戈登看到大势已去,便准备下楼逃跑。一个起义军战士见状,大喝一声:“哪里跑?”只听“扑哧”一声,起义军的长矛刺中了戈登的心窝,刺死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刽子手。

同年9月,除了沿海的萨瓦金港外,苏丹已全部解放。为期四年的马赫迪武装起义宣告成功,他们建立了统一的伊斯兰国家——马赫迪王国。正当马赫迪大刀阔斧地废除英国殖民主义制度、建设新生的“马赫迪国家”时,他却不幸染上天花,于1885年6月22日逝世。

马赫迪死后,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封建神权国家,起义军的力量被大大削弱。由此,1898年起义军在柏柏尔地区的阿特巴拉河畔被英军打败,起义战士遭到了英军的大肆屠杀。到1900年1月,马赫迪起义仍以失败告终。

转载请注明:www.cn-story.com 中华故事网

文章下方广告位

相关故事

阅读排行
随机故事